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农机化“十三五”规划强调“绿色高效”

日期:2017-05-11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农机化“十三五”规划强调“绿色高效”

图为拖拉机在水田作业。

  “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规划指标,不等于不发展。”针对《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没有了“农机总动力”这一数量指标,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日前在解读该规划时回应说。
  李伟国表示,需更加注重用好存量,调整好结构,更加注重支持引导适应绿色发展需要的机具加快增长,引导和提高农机使用效率和效益。高质量地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的目标。
  动力指标已高于发达国家
  李伟国表示,《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不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主要指标,主要是考虑“十二五”末期我国亩均农机动力已达到0.55千瓦,高出农业发达国家不少。
  他表示,不将农机总动力列为规划指标,不等于不发展,而是要适度发展、绿色发展、高效发展,注重补齐薄弱环节短板,充分考虑机具保有量增长的协调性,引导全系统不仅注重量的增长,更应注重质的提高。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物质技术基础,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不断创新调控引导和扶持方式,农业机械化工作稳步推进。可以用农机装备结构有新改善、农机作业水平有新跨越、农机化科技创新有新突破、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农机安全生产有新成效“五新”来描述“十二五”的成就。
  农业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经过“十二五”的努力,全国农机总动力连续迈上10亿和11亿千瓦两个台阶,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8%,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农业机械化进入由中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快速迈进的时期,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如产业、地区间机械化发展差距大,农机装备技术有效供给不够,农机经营服务的质量效益有待提升等,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要求,向全程、全面发展提档,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发展环境越来越好
  李伟国介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方面专家学者均认为,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功能作用将越来越强,领域将越来越宽,环境将越来越有利。
  综合判断,“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持续稳定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加快农业机械化,推进主要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将“农业机械化”列入农业现代化重大工程。
  《中国制造2025》将农机装备列为重要领域,制定了农机装备发展行动方案。《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对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作出全面部署。“智能农机装备”纳入了“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和农机科研条件、安全保障设施建设,以及农机大户与农机合作社带头人培训等列入了国家相关规划,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规划》明确,“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农业机械化发展短板和滞后区域,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切入点,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与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为路径,推动农机装备、服务组织和作业水平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转型升级,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
  李伟国表示,《规划》围绕“发展为了谁、依靠谁发展、怎样发展”,明确了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供需两端发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坚持分类梯度发展、坚持协同合作推进的五项原则。这个思路着眼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贯穿“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个进程。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着眼于集聚资源强科技、兴主体、推全程,集中力量补短板、抓薄弱、保安全,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对“十三五”农业机械化主要任务作出六项安排和七大行动计划。
  李伟国表示将优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大深松作业补助政策支持力度,积极争取“智能农机”等国家项目和地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支持,落实好国家相关规划中支持农机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建立健全农机具抵押贷款、担保贷款、贷款贴息、保险补助等便民利民政策保障体系。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11228.265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