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我国正编制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

日期:2020-10-16  来源:互联网    点击:
       “十四五”规划已进入关键时间节点,对工业互联网来说同样如此。“相关部门正在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的顶层设计,两化融合‘十四五’规划正在抓紧编制。”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两化融合推进处处长冯伟近日透露。


  9月16日,在重庆举行的2020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暨“融合发展 平台赋能”深度行上,冯伟指出,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标志着两化融合进入到新阶段。今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再次强调要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要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
  这种变革,与工业互联网关系密切。冯伟认为,“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的变革近年来已体现出重要的特征。从生产方式来看,企业有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基于5G、工业互联网,基于软件,基于平台,对软硬件资源进行重新组织,原来的流水线生产向网络化的生产进行演进,原来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向供应链网络和产业链网络演变,从而在更大范围上实现资源的重新配置,
  从企业形态的变革来看,软件化、平台化、生态化的趋势很明显。从软件化来看,国际上大的公司,例如市值排前十的公司如微软,亚马逊,还有阿里、腾讯,都是软件企业。还有一些传统的制造企业也在向软件化转型。从平台化来看,互联网的上半场,电子商务超级平台包括阿里和亚马逊等就是典型。目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也成为各个巨头竞争的焦点。而在生态化发展方面,未来原生的企业形态可能不太存在,更多是基于平台内各个主体进行赋能。例如智能制造的生产方式、形态,正在发生这个变革。
  具体到工业互联网平台,经过三年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冯伟认为,从概念上来讲平台是工业全要素、全产业链的全面连接、汇集和配备的枢纽。从架构来讲分为三层,可以用一个公式概括,就是数据加模型等于服务。数据从哪儿来,就是从底层的边缘侧进行数据的采集;模型就是把工业技术、经验、工艺进行模型化、软件化、微服务化,是内在的,他代表我们对工业生产的理解和认识,以及一些先进的经验,所以我们把采集的数据和模型进行比对分析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服务。服务的方式包括各种各样的工业APP,或者云化的工业软件等。
  从这个公式可以找出另外一个公式,就是如果要实现对工业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优化升级,就需要一个个的行业系统,那么基于平台的解决方案基本上就是对于工业现场的数字化改造,以及工业APP的定制开发,针对问题实现模型的应用,而通过二者的相互结合就会产生一个一个面向场景,面向特定问题的系统解决方案。
  冯伟表示,工信部下一步在工业互联网方面,有几项重点工作。
  第一是进一步抓好顶层设计。这包括出台落实今年6月30日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的相关政策,以及编制两化融合的“十四五”规划。
  第二是抓标准体系。标准对于整个工业互联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两年信发司协同相关部门推动了26项国家标准进入了立项流程,包括参考架构、数据、服务等等。
  第三是抓平台体系,信发司最近对平台体系进行了梳理,把平台进一步细分,除了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性平台,还推动面向特定行业和区域的平台,以及面向某些特定场景单点贯通的平台的互联互通,从而展现多层次的平台体系。
  第四是培育解决方案和工业APP。解决方案有三个特点,一是一定要解决企业的重点问题,并且为企业带来真正的效益,包括提质降本、节能减排等。二是尽可能的降低应用成本,通过平台把技术、经验进行知识化、软件化,沉淀下来,减少人为干预。三是要具有应用推广的市场空间。
  第五是抓工业设备上云。工业领域非常复杂,不同的门类、不同的场景很难找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解决方案,但有些工业设备比如电机、空压机无论在哪一个行业都在用,具有一定的共性,如果把共性推出来,通过设备上云就能够更好进行监测分析,提升效率。
  第六是抓平台监测分析体系。最近一段时间,信发司会同相关的平台及相关的研究机构在开展这项工作。
  第七是打造“平台+”体系,如平台+技术,平台+行业,平台+服务等。大技术包括5G、AI,AR/VR技术,把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力。平台+行业就是在各个行业进行深入的应用,最近也在积极的会同相关部委推动平台在行业的落地。平台+服务,把人才、资本更好地调动起来,提供更好的合力。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47604.968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