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机“一跃” 经济“奔跑”
2009-9-18 15:23:12

今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发展实现了“跳跃”,然而,这“一跃”却跳得很远:新建5个大型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整县推进建设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组建30个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这种跨越发展,使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也意味着在农机合作社的建设和发展上,黑龙江省始终在不懈地克服困难,探索前行。
  18个试点的几何效应
  据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组建农机作业合作社,是黑龙江省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之路上的自主创新,现在它已是黑龙江省农机化事业的一面旗帜,也成了全国各地学习的榜样。早在2003年,为探索黑龙江省发展大型农业机械化的新路子,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省政府投资1800万元在克山、海伦、呼兰、富锦4个县(市)18个村建设农机作业合作社试点。此后3年,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发展迅速,其数量也由两位数发展到了三位数。到2008年,黑龙江省农机作业合作社总量已达到1216个,每个合作社投资100万元。
  2008年,黑龙江省启动了以农机化为牵动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每个合作社投资1000万元,当年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机作业合作社11个。这些合作社技术先进、机制灵活,全部装备现代化的农机具。并组织土地连片,规模作业,做到从种植到收获全程机械化,探索有效的人、机、地结合方式。从此,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开始提档升级。投资由过去的1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建设规模也相应扩大,农机装备由以国产农机具为主,发展到大部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智能化、信息化的农机具。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又分别在哈尔滨市的呼兰区、兰西县、宾县、肇东市、甘南县新组建了一个大型现代农机作业合作社。目前,5个农机合作社共招标采购农机装备191台(套)。
  与此同时,为加快黑龙江省现代农业建设步伐,构建符合黑龙江省实际的整县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黑龙江省开始在富锦市和北安市以县为单位组建大型农机作业合作社。目前,整县推进建设大型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方案已确定,合作社的选址和布局也已完成。其进口农机装备选型和招标采购工作已提前完成,总共采购进口农机262台套,这些先进的农机装备将在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现在,黑龙江省农机合作社的建设正如一列不断提速的火车。今年,黑龙江省再出创新之举,开始探索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农机化发展的资金短缺问题。今年上半年,黑龙江省利用北欧投资银行贷款已分别在嫩江县、依安县、宝清县等10个县建设3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其总投资规模为5700多万欧元(折合人民币6亿多元),将引进国外先进的大马力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为150万亩耕地实行标准化作业服务。
  牵引农村经济“奔跑”
  农机作业合作社在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火车头的作用。由于农机合作社多是利用大型机械进行整地、播种、施肥、收获,一环扣一环,因此提高了黑龙江省农业抵御旱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使农田作业全面实现了标准化,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同时,农机合作社作为一种平台和纽带,推进了黑龙江省的土地规模经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进而使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在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上,农机合作社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黑河市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林子村农机合作社成立4年来,充分发挥大型农机具的作用,开展多种经营,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节本增效。合作社成立后,组织农民把全村3.15万亩土地统一连片,开展规模经营。2008年示范区大豆比对比地块亩产增加20公斤。今年全村又实现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土地3万亩。合作社还严格按照农机作业标准开展深松等作业服务,提高全村农业生产水平。仅深松整地每年就增产粮食120万斤,增加农民收入200万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