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仪表与过程传感器的发展新机遇
2010-1-29 10:21:03
浙江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特别顾问吴天益高级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以出口为重点的仪器仪表企业受危机的影响较为严重,以浙大中控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市场表现良好,呈积极的上升态势。
据悉,全国在2007年以前,仪表与传感器行业一直保持着20%~30%的年增长率。但从2008年9月份开始,企业订单急剧减少,产销明显下降,到2009年年初增长率下降到了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只有2%左右。而浙江仪器仪表市场2008年后期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和影响,增幅开始下滑。但通过企业积极应对,已走出谷底,2009年下半年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向好,全行业保增长目标将能实现,全年有望突破5000亿元大关。
吴天益表示,经济危机后社会需要技术创新寻找经济增长点,传感器产业正是这种技术创新产业。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检测控制仪表不断涌现,工业网络技术应用日益深入,信息集成和系统集成能力的提升,以及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将给给仪表与过程传感器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物联网及低碳经济。
中国自动化仪表的挑战与机遇
吴天益指出,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工业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势头。“但是,这种回升,主要靠政策支撑和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仍未步入正常增长轨道,不少企业经营仍较困难。世界经济复苏也脆弱而不稳定,外需萎缩短期难以根本改观。我们必须继续努力,开拓进取,迎难而上,以推进仪器仪表行业平稳较快发展。”为此,吴天益提出了五点建议:强化企业管理,降本增效;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引进专业人才,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带动了自动化仪表与控制系统产业的发展。工信部认为,仪器仪表行业发展重点是在企业中全面推行和深化信息化管理,国内企业应加大科技开发力度,坚持自主创新,以产品结构调整引领企业走出调整期,并应不失时机地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把兼并、重组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我国仪器仪表产业的另一种尴尬局面:一方面我国的仪表与传感器企业的大部分业务是面向海外市场的外向型业务,主要依赖出口;而另一方面我国国内的科研仪器及重要的设备制造所需要的仪表与传感器又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
造成这样的局面,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虽然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在国民经济和各产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深受政府的重视,但是在整体布局上,国内仪表类产品的发展却多重视填补空白,轻视做精做强,而仪表类产品做精做强所需要的技术含量、投资规模和管理水平都远超过填补空白。其次,仪表与过程控制传感器在国民经济和各产业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整个项目的设备投资中所占比列却不大,一般占到整个项目投资的10%左右,因此项目投资者普遍愿意采用国外先进的产品。最后,由于国外的市场已经成熟,缺少新的大型在建项目,跨国公司开发的先进产品不得不投向中国,我国的项目决策者又大多具有率先采用先进技术的偏好,虽然国外在仪表技术的输出方面仍然保守,但最先进的仪表产品往往又将中国市场当做试验田。
因此,国产仪表与过程传感器的发展不仅要依赖于自身能对创新能力、对市场机遇的把握,更依赖于国内用户对国产品牌的信任。
低碳经济带来新机遇
哥本哈根大会早已落下帷幕,但引发对经济发展的全面反思却一潮高过一潮。2009年11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我国第一次以约束性指标的方式宣布,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