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产业应加快制定详细线路图
2017-9-12 15:09:05
      日前,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2017中国机器人产业创新峰会”在广州开幕。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表了题为《发展工业机器人推进智能制造》的主旨演讲。他就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特点和问题,以及如何加快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市场需求持续增大
  李毅中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去年产量为7.24万台,同比增长34.3%,今年1~7月产量为7万多台,同比增长50%多。我国工业机器人去年的销量占全球的30%,从保有量来说已超过30万台,大概占全球工业机器人1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业内预测,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的销量将达到11万台,到2020年将超20万台,比2015年增长近2倍。到2020年工业机器人的保有量将达到100万台。
  技术含量逐步提高。李毅中表示,我国的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特别是在微控制和微处理器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国家大力支持工业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研制和产业化,支持整机企业加快技术积累,促进行业技术进步。
  李毅中指出,去年国产多关节机器人占国产机器人的40%,同比增长12.9%。如今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应用到机器人领域,随着高性能、智能感知与控制技术,人机共融技术,高精度运动与姿态控制等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制、研发突破,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将会得到明显提升。
  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工业机器人产业尽管总产值不大,但在工业和制造业中广泛集成应用显著提高了工业和制造业的质量,节省了人工,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精准制造。
  经济效益总体向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但是由于它的高技术、大市场,已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工业机器人制造企业销售利润率大多数在15%左右,远高于制造业6%的平均水平。
  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李毅中指出,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快,但始终存在着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一是技术水平不高,自主品牌率低。目前国产工业机器人大多数是三轴到五轴机器人,六轴以上的高端机器人,85%为国外品牌,智能应用才刚刚起步。
  二是机器人使用密度低。目前我国制造业万名工人拥有的工业机器人只有40台,不及发达国家的15%。由于国产机器人目前精度、寿命、可靠性等方面与国外机器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影响了国内企业使用国产工业机器人的积极性。
  三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国内不少机器人企业不够重视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元器件缺失。据统计,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近千家,其中大部分是以组装和代加工为主,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
  谈及发展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做法和经验,李毅中举例说,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已初步形成了研发、制造、服务、使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广东省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占全国1/4,总的来看有四方面的实践经验值得分享。
  一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指导、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加强规划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国家制订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中国制造2025》将工业机器人列为先进制造之一;地方上,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制订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产业集中地佛山市、东莞市也都出台了市区相应的实施规划和行动方案。
  二是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推动行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通过并购、参股控股、战略合作等方式,快速掌握国外先进技术,比如美的集团投资40多亿欧元收购了德国著名的机器人制造商库卡94.55%的股权。
  三是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技术和人才培训服务。广东省投资建设了国家工业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