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新态势
2019-4-17 16:12:33
机器人产业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发力点,未来5-10年会持续活跃在创新最前沿。机器人产业是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科技浪潮的重要科技创新融合点,是先进制造、产业升级等重要产业应用的结合点。把握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大势,精准施策,特色化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于区域竞争创新发展,产业蝶变升级的重大意义显而易见。
笔者总结梳理了当前机器人产业在产业政策、产业空间、产品创新、技术迭代、市场竞争五个维度的变化趋势,希望能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产业政策:机器人产业依旧是全球国家战略的焦点所在
通过政策和产业路线图规划设计谋求在机器人领域的技术或应用优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典型经验和共性做法。如美国政府制定系列化举措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从《国家机器人计划》(2011年)到《2016美国机器人发展路线图——从互联网到机器人》(2016年)再到《国家机器人计划2.0》(2017年),以确保美国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日本政府则明确自身机器人产业的全球定位,发力“世界机器人创新基地”、“世界第一的机器人应用国家”、“迈向世界领先的机器人新时代”(《新机器人战略》,2015)。2019年2月,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在今年内制定包括安全对策在内的方针,以便在公共道路上进行无人快递机器人配送试验。欧盟于2014年启动了全球最大民用机器人项目,到2020年将投入28亿欧元。2016年,欧盟“2020地平线”项目公布在机器人领域将资助21个新项目,增强机器人技术的竞争力和领先地位。
产业空间: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仍处在加速上升发展期
得益于既有市场空间尚未饱和,细分领域空间开发提速,全球机器人产业市场增长具有较大潜力。据《中国机器人产业研究报告(2018)》披露数字显示:2013-2018 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5.1%。工业机器人市场是其中最大的部分,占据总市场份额的一半以上,工业机器人正迎来整个产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从德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数据可见一斑。根据德国VDMA机器人自动化协会消息,2018年德国机器人自动化销售额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所增加,达成约150亿欧元的史上最大规模销售额。据《日本经济新闻》披露,2018年日本工业机器人订单金额比2017年增长7%,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预计2019年同比将增长4%,达到1.05万亿日元(折合约90亿美元)。从未来的发展方向上看,2019年服务机器人预期增速(32.3%),特种机器人预期增速(12.0%),都要明显高于工业机器人(9.2%)。随着市场认知和成熟度的提高以及场景应用融合度的增加,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领域在未来3-5年应该会有更强的表现,机器人产业三足鼎立的格局不会太遥远。
产品创新: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更多集中在产品终端服务层面
全球机器人巨头企业更关注于产品的高附加值和消费级产品市场。单纯的智能机器人本体生产和供应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和信息化融合的深度发展浪潮之需。智能化的管理已经成为精益管理之后更高层面的管理需求,“大集成,远端管理”等理念正在成为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融合下的工业新策略。如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一方面表现为云平台已经成为国际巨头发展的共识,ABB推出ABB Ability工业云平台,发那科设立FIELD平台。另一方面表现为智能化工厂发展态势明朗,智能化的工厂已经不再是少数优秀企业的特有权利,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点、线、面的改造升级浪潮正在新兴经济体国家快速兴起。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得益于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如在人机交互、机器学习、感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机器类人化”能力正进一步加强,机器人正逐步走入生活之中。相应的产品的种类也呈现出更加多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