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首次下滑,颓势短期难逆
2019-7-22 8:24:33
      在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后,国内机器人市场首次同比下滑,并且颓势仍在持续。 
7月9日,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在中国国际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上发布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统计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累计销售13.5万台,同比下降3.75%。 
国内机器人的前两大市场:电气电子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都迎来了下滑,其中汽车制造业机器人销量的显著下滑,是国内机器人市场首次出现下滑的最直接因素。 
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连续第二年成为中国市场的首要应用行业,2018年销售4.5万台,同比下降8.4%,占中国市场总销量的33.5%;汽车制造业仍然是十分重要的应用行业,2018年销售3.2万余台机器人,销量大幅回落25.4%,是导致工业机器人销量的总体下滑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市场总销量的比重回落至23.8%。 
具体来看,自主品牌机器人保持了增长,销售4.36万台,同比增长16.2%,外资品牌机器人增速则骤然下滑,由2017年70%的高增长转为2018年同比下滑10.98%,销售9.2万台。 
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808万辆,同比下降2.8%,为28年来首次下滑,而下游市场的变化已经提前在机器人市场有所反应,并且影响更为明显。 
一位工业机器人经销商告诉《财经》记者,汽车产能的扩产需要提前一年左右买设备、建工厂,而市场订单缩水,就会提前直接影响汽车厂商采购工业机器人。 
在汽车市场,外资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数据显示,汽车行业中,自主品牌机器人占比仅为17.15%,外资占到超过八成。也因此,汽车市场遇冷,直接导致以“四大家族”为主的外资品牌机器人销量下滑。 
不仅中国,全球汽车市场在2018年都出现颓势,这也很大程度影响了所有工业机器人公司的业绩。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在前述论坛上公布了2018年全球机器人市场初步统计数据,全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38.4万台,同比仅微增1%。其中最大的市场汽车行业销售11.6万台,同比下降6%。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Junji Tsuda在官网的一篇文章中表示,2018年全球机器人销量增速放缓主要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燃油车向电动车转型中的不确定性,智能手机销量的下滑以及部分地缘政治因素。 
多位接受《财经》记者采访的本体制造商和代理商都表示,2018年年中是机器人销售的拐点,6月之后,销量出现了明显的下跌。 
一位经销商对《财经》表示,去年上半年机器人市场仍然保持增长,但在整体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2017年至2018年上半年的增长,实际上透支了市场需求。在6月之后,不少公司几个月出货几乎为零,出现了断崖式下跌。 
广东启帆机器人公司总经理周伟对《财经》记者表示,从去年5月份开始感受到了市场有下滑的趋势,到7月整个市场就感受到了明显的下滑。在他看来,去年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在于苹果手机的新产品卖的不好,宏观来看,消费电子类产品的更换没有迫切的欲望,整个消费电子类的机器人市场都比较糟糕。 
得益于中国较为发达的3C制造业,在中国,以数量而言,机器人第一大市场并非汽车行业,而是电气电子设备和器材制造。2018年,该领域售出4.5万台工业机器人,同比下滑8.4%。 
前述机器人经销商也对《财经》记者表示,2018年,龙头企业苹果公司出现了销售下滑,新一代iPhone没有达到预期产能。此外,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为了避免高额关税,以台湾企业为代表的代工企业在考虑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也影响了3C领域的机器人市场。 
此外,在周伟看来,过去几年经过政府的催化和市场培育,机器人市场一度供不应求,也给了许多国产厂商机会。而目前,许多尝鲜类的用户已经趋于饱和,当下对机器人本身的品质要求更高,在市场下行时,没有练好基本功的厂家会很快出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