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企业如何应对CTP时代的工艺变革
2009-9-15 10:19:32
近年来,全球的包装印刷行业都在不断向前推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在国内,越来越多的包装印刷企业达到几亿、数十亿的规模,很多商业印刷厂也开始越来越多的与包装客户接触,希望分得包装业务的一定份额,为公司赚取更多利润。随着包装印刷企业实力的增强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如何在市场中胜出,是摆在包装印刷企业的一道难题,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加强企业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必由之路。
  CTP设备作为取代照排机的新技术,进入中国市场已有14年了,与传统的输出胶片相比,CTP系统能为包装企业带来效率提升,消除传统胶片晒版给包装厂带来的修脏问题,提升质量,节约过版纸降低成,环保优势等诸多好处。尤其从2004以后,CTP版材以每年约10元的比例下降,同时,国内的版材厂商纷纷推出自已的CTP版材,以及进口照排机的纷纷停产,输出中心开始停止更新照排机设备,市场上种种迹像表明:照排时代已经尾声,CTP时代已经全面来临。
  在CTP进入中国的这十几年的时间里,引进CTP的企业首先是注重品质的精品印刷企业,或有外单背景的印刷企业,然后是注重效率的商务印刷企业,包装企业由于本身的工艺特点,在引进CTP系统上始终处于一个慢热的过程,但正如前述,CTP时代来临导致包装企业不得不开始选择CTP系统,从而需要直面CTP工艺变革,需要解决从CTF向CTP工艺过渡的难题,以及CTF和CTP共存期间的复杂的生产工艺问题。由于包装印刷和商业印刷的对色彩复制的关注点不同,包装印刷时更关注的是色彩的一致性,使得如果要在包装印刷企业成功应用CTP系统,相对商业印刷来讲,要更为复杂,工艺实施的难度更大,总体上来讲,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一、解决CTP工艺时代色彩一致性问题
  包装印刷企业如果从业务上看,有批量较大、大量的重印和翻单的活件特点;从包装设计上来看,以专色和四色图像设计并存的特点;因此包装企业的客户一般不会以商业印刷品(如:精美图册)的彩色复制效果为标准来作为包装印刷品的验收标准,而是通过专色色谱、成品样张、打样样张等控制包装印刷品的色彩,对实地及连续调部分的色差控制非常严格,也就是说色彩的一致性是客户对包装印刷品最主要的验收指标之一。
  包装印刷品色彩一致性分为和追样的色彩一致性、同批次活件的色彩一致性、不同批次印刷品的色彩一致性。
  在CTF时代,采用胶片,虽然胶片有划伤、褶皱、刀痕,胶带印等问题,同时也会因为晒版环节胶片砂眼、灰尘、静电带来质量的隐患,但胶片工艺长达十几年的工艺磨合,已形成的一套完整解决包装印刷品色彩一致性的方法和策略。
  包装企业如果选择CTP系统,首先必须考虑包装印刷复杂的色彩一致性的问题,针对同批次和不同批次的包装品印刷如果要做到色彩一致性相同,首先必须保证CTP系统在不同时间(如一天、一月、一年)出版的网点百分比在±1的波动之内, CTP系统本身特点决定它的出版稳定性比CTF要高了很多,但如果要实现包装品苛刻的色彩一致性,需要三个方面保障,首先CTP曝光部分的稳定性(如光聚合CTP设备的能量自动校准系统);其次冲洗部分的稳定性(如光聚合版材超长的显影液更换时间,且通过PH值可轻松控制冲洗环节的稳定性等);最后是,简单有效的印版质量检测控制的手段,质量不是生产出来的,而是控制出来,需要在系统提供商的服务支持下,针对本企业的业务特点为CTP系统建立一整套的标准和规范。
二、解决CTP工艺和CTF工艺并存时期的工艺匹配的问题
  包装印刷企业和商业印刷企业的不同之处,是在于包装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胶片及客户签字的样张,客户的要求是要印刷企业追已签字的成品样张,而不会关心印刷企业采用什么具体的工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