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特机械抢滩生物燃料设备市场
2014-1-17 10:56:44
自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国内大力推广以来,海特于2011年斥资800多万元发起了我省首个生物质颗粒燃料新能源设备项目。经过两年的酝酿,这个项目已十分成熟,2013年海特的订单甚至预排到了年底。而在2002年,海特主营的是干粉砂浆设备。
“环保是大势所趋,不论是干粉砂浆设备还是生物质颗粒燃料设备,这几年来都已显现出极大的市场需求。”海特机械董事长刘海滨表示,未来几年,他们将把产业链延伸到市场服务终端,在生产设备的同时,向客户服务延伸。
领跑国内干粉搅拌设备行业南安市海特机械有限公司,是由早期的集体企业“南安市第二轻工机械厂”改制而来。2002年,刘海滨接手海特,把它改造成主营干粉砂浆设备等节能环保机械的民营企业。
在接手海特之时,刘海滨就谋划好了下一步棋的。此前,他到国外考察中发现,国外的墙体材料十分注重隔热保温效果,而这样的节能环保墙材在国内还是个新鲜事物。于是,刘海滨决定把海特改造成主营新型建材设备的企业。“当时新型建材设备在国内还处于空白,我们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好模仿。”刘海滨说。尽管在技术和外观上都作了一些改进,但在一些展会上还是会遭遇到国外企业异样的目光。
“模仿很难超越,企业必须自主创新。”刘海滨暗自下定决心进行技术创新,带领团队不断走访市场,并把国内干粉墙材的工艺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中。
2007年对海特来说,是个重大的转折点。海特酝酿5年的核心设备“纤维干粉搅拌机”研发出来,并因为攻克了纤维搅拌不均的技术难题,在业界引起轰动,迅速打开了市场。
说起这项技术的攻克,还要追溯到刘海滨的当兵时期。早些年,在当兵的刘海滨被送到南京航海舰艇学院学习。在动力课程上,刘海滨对舰艇起轴的技术十分关注。而该技术后来被应用到海特的产品设计中。
“把起轴用到搅拌设备中,能让纤维搅拌得十分均匀,墙材的性能得到了保障。”刘海滨介绍,纤维搅拌设备的研发,让海特拥有了自主核心技术,企业在国内也很快走到了前列。
2007年,海特也迎来政策的利好消息。为了降低污染,国家开始强制规定建筑工地必须使用干粉砂浆。这意味着,建筑施工单位不能再单独购买沙子和水泥,而必须购买独立包装的干粉砂浆。据此,专家预计,未来20年是中国干粉砂浆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会制定政策推广以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为主要原材料的干混砂浆。
“按照国外成熟市场情况来计算,中国干粉砂浆的每年需求量在2亿吨以上,而国内实际干粉砂浆产量仅为640万吨。”这么大的市场空间给刘海滨十足的信心。
在节能方面,海特的设备具有独到之处。“其他设备搅拌一桶材料要用10分钟,海特就往1分钟的方向努力。”在技术团队的努力下,海特的干粉搅拌设备很快实现了突破,在耗能上比同类产品节约了10倍。
如今,海特的技术已达到国内同行领先水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销售一度突破3000万元。在2007年举行的国际展会上,国外同行已对海特刮目相看。
抢占生物燃料设备市场
位于梅山往罗东方向两三公里处,南安市宝林生物质颗粒燃料实验基地内,机器轰鸣声不断。车间内,粉碎后的木屑源源不断地通过传送带送往加工机械里。而在另一端,这些木屑已变成拇指大小的颗粒燃料。这是海特去年10月投产的“海特一号实验基地”。
该基地负责人刘柳春介绍,包括梅山在内等长江以南地区,有着很多木屑、稻壳、甘蔗、花生壳等可产生热值的农林废弃物。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推广,生物质燃料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可再生新能源。“很多地方企业都利用这些废弃物生产生物质燃料,并将这些燃料供给烤漆、铸造、锅炉等需要热源的产业。”刘柳春说。
瞅准这一新能源市场,2011年初,刘海滨率队到各省考察生物质颗粒燃料设备及生物质颗粒燃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