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工装备迎来发展黄金季
2014-10-29 10:27:05
近日,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与蓝色海洋钻井有限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两座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生效。这是继成功建造世界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JU200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之后,该公司向市场推出的又一标志性的高技术、高附加值海洋工程产品。
在不久前召开的2014中国·青岛海洋国际高峰论坛期间,山东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亦对外宣布,该公司再接两座高端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山东海工首席执行官孙远慧表示,两座新建自升式钻井平台发动机动力性能处于市场领先水平,居住区能容纳150人,适用于全球各地的钻井项目。
中国企业频频接单的背后,是竞争力的不断提升。相关专家指出,随着近几年一些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期的结束,它们能够更好地控制成本,提升利润率,再加上全球需求复苏,中国的海工装备正迎来发展黄金季。
市场前景广阔
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进行的生产和服务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其中,海洋油气开发的相关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体系的核心和主题。
2010年以来,全球海工装备市场趋稳回升,2011~2013年均成交额在600亿美元以上,高于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对于海工装备未来的市场走势,中国船舶工业经济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包张静认为,从全球能源需求、供给及油价走势等因素来看,海工装备市场前景可期。
包张静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从能源需求方面看,在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全球能源需求将持续增长,2013~2025年均增速在1.5%左右。而石油和天然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最重要的一次能源,且天然气需求增速高于同期石油需求增速。
从能源供给方面看,2020年,现有成熟油田的产量将下滑至6900万桶/天,而2020年的需求量将达到9700万桶/天,需求缺口达到2800万桶/天。
再从油价走势上看,目前80%的探明储量掌握在石油公司手中,国际石油公司的储量替代将主要来自深海油气、非常规油气和极地油气等开发成本高的油气资源,因此,长期来看油价将持续增长。
在包张静看来,受上述因素影响,未来全球钻井平台、生产平台和海洋工程船等海工装备的需求市场广阔。预计2014~2020年,全球海工装备市场年均市场需求额约为500亿美元,2021~2025年全球海工装备需求额约620亿美元。
新的突破
面对海工装备的广阔市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海工装备制造业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顾问王锦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2013年我国海工装备(含海工船)订单额为180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额的29.5%,今年1~8月,该订单额则达到100.7亿美元,占全球订单总额的33.0%。
“现在,我国涉足海工建造的企业不断增多,目前各类平台等大型装备建造企业已达20多家,海洋工程船建造企业达100多家。中国已成为自升式平台和海工辅助船的制造大国。”王锦连说。
同时,我国还成功交付了国际第六代深海、超深海半潜式深海钻井平台等高端产品。
比如,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的海洋石油981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作业水深3000米,钻井深度12000米,填补了国内空白。而该公司近日宣布的两座CJ5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建造合同生效,则意味着该公司向市场推出又一标志性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产品。
包张静告诉记者,海工装备总装建造市场呈现的是三国鼎立的格局,即中国、韩国和新加坡。近年来,中国逐渐侵占了新加坡的市场份额,而今年中国则超过了韩国,成为全球市场份额第一。
问题待解
虽然我国海工装备面临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在海工装备常规建造和设计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能力和基础,但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