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诺威工博会:中国“智”造抢风头
2017-4-28 15:49:03
      4月24日至28日,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汉诺威工业展)将全球目光聚焦在当下工业发展的最新成就和未来工业发展的新趋势上。今年的展会以“融合的工业——创造价值”为主题,人工智能与人机结合成为本届工博会的一大看点。工博会共吸引了来自全球70个国家和地区的6500家参展商,预计参观人数有望达20万左右。在海外展商方面,中国展商数量及参展面积居首位。 
自1947年创始以来,一年一度的汉诺威工博会已走过了70个春秋,发展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工业博览会。2011年工博会首次提出“工业4.0”,现已经逐渐从概念走向实际应用。本届展会上,参展商展示了五百余项工业4.0的实际应用,全球化工业转型、人工智能机器人和能源转型解决方案成为本届工博会的重点。德国总理默克尔在23日晚的开幕式上表示,汉诺威工博会自诞生以来,始终是德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代表。默克尔强调,德国倡导自由公平的全球贸易,坚决反对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 
本届工博会的主宾国波兰将在主题为“全球商业和市场”3号馆对本国工业最新成果和发展理念作整体展示,体现该国致力于通过再工业化和创新等关键举措,积极积累发展资本、拓展海外市场并促进社会和地区发展,重点展示其作为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创新和初创企业绝佳地点的优势。 
开展首日,默克尔和波兰总理参观了数字控制终端(Festo Motion  Terminal)。该技术在展台众多的应用展示中多次出现。比如,在最新的仿生项目中,数字控制终端作为“大脑”控制着仿生机器人的运动。默克尔还饶有兴致地与灵感来自章鱼的机器抓手(OctopusGripper)进行了亲密互动。该抓手在接通压缩空气后,触角将向内弯曲,并可根据物体外形,实现轻柔的包裹式抓取。借助仿生学让自动化运动过程更具效率。 
作为主办国的德国,在工博会上继续“推销”工业4.0最新成果,特别是在贴近生活方面的应用。其中包括根据顾客口味定制啤酒的啤酒机以及泡咖啡、煮牛奶、垃圾回收等更加细节和贴心的生活化工具。 
与此同时,过去几年闪耀工博会的“智能制造”最新理念与成果也被参展的中外企业集中展示。众所周知,全球工业大国都将“智能制造”视为未来制造业的主导范式。其中,美国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本质上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德国“工业4.0”则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这两者都是在追求信息化主导下的高效率。为此我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传统制造技术利用互联网实现新的工业革命。 
在工博会上,中国企业展现出不输于欧美企业的理念与技术,受到参观者和业内人士称赞。比如,中国海尔作为“中国制造2025”示范样板、中国家电业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登上国际工业盛会的企业,不仅向全球发布了中国独创、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大规模定制解决方案,而且通过在现场搭建的此次展会唯一一条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工厂示范线,现场还原了COSMOPlat的独创性。业内人士称,在工业4.0的发源地,海尔展出中国首个具备自主知识产权且是唯一一个用户参与交互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全球工业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制造逻辑”。目前,海尔COSMOPlat上聚集了上亿的用户资源,同时聚合了300万+的生态资源,形成了用户与资源、用户与企业、企业与资源的3个“双边市场”,可以给全球企业提供工业升级的服务方案及切实可行的落地方案。海尔COSMOPlat解决的是高精度下的高效率,是唯一能够与用户零距离交互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平台的核心就是海尔10多年人单合一实践经验的知识沉淀和集成。通过打造“人单合一”模式,把用户、企业以及资源等捆绑在一起,以用户需求驱动多方供应商联动实现共创共赢。这不单单是为了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和创造用户最佳体验,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