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隧道为何10年未果        规划30年后北京直通台北
2007-5-11 16:15:48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核心提示:福建方面连续五年均邀请两岸学者专家参加“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蓝图上的台海隧道也逐渐完善:未来的台海隧道将是隧道、桥梁或人工岛相结合,造价不菲,可能需要4000亿至5000亿元人民币。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国内第一座海底隧道——厦门东通道(翔安隧道)的建设进展顺利,将为今后台海隧道的兴建提供丰富经验及人才积累。本报记者柳涛/摄
  四种方案供选择
无论是技术还是经济效益,台海隧道都具备实现的可行性,但在台湾当局的政治阻挠下,10年未果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李寒芳发自北京“三通直航”还在两岸人民的翘首以待中,海底隧道连接大陆与台湾的构想却已近萌芽破土。据香港《文汇报》报道,3月3日,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邀请近百位两院院士,讨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建设。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所长陈述彭在会中提出,福建应率先为台海隧道发挥作用。福建省方面立刻回应称,福建省的台海隧道已经进入前期准备阶段。
11年前构想成型
构建一条跨越台湾海峡的隧道,把祖国大陆和台湾直接相连,看似石破天惊的想法在11年前就已孕育成型。此方案由清华大学教授吴之明在参观了英吉利海峡跨海隧道后受启发而提出,清华大学还为此专门成立了台湾海峡隧道论证中心,并设立了论证课题。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台海隧道想象图
1998年,两岸学者进行可行性探讨、预测和论证后,提出了北线、中线、南线三条线路,起点均在福建。
最短的是北线,起于福建的平潭岛,止于台湾桃园海滨,全长125公里。最长的是南线,即厦门-金门-澎湖-嘉义海滨,跨海总长约207公里。中线则从莆田到台湾中部。其中的北线方案由于直线距离最短、造价最低,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超过7级的大地震,而且两端接近福州与台北,可最大限度发挥经济辐射作用,也最受专家学者青睐。
此后,福建方面连续五年均邀请两岸学者专家参加“台湾海峡通道工程学术研讨会”,蓝图上的台海隧道也逐渐完善:未来的台海隧道将是隧道、桥梁或人工岛相结合,造价不菲,可能需要4000亿至5000亿元人民币。但是专家们认为,台海隧道完工后的效益物超所值。
台湾“政治虎”拦路
4年前,台湾“行政院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作出的回应是,“从工程技术、经济效益及政治面考量,目前没有实现的可行性。”
从技术面来看,世界有名的英法海底隧道全长50公里,大陆构想的台海隧道长度是英法隧道的两倍多,无论是隧道通风、贯穿等技术,都是高难度的工程。但是专家们对此充满信心。中国大陆首座大断面海底隧道——厦门翔安隧道2005年5月1日动工,预计于2010年前建成通车。未来筹建或拟建的还有渤海湾跨海工程、杭州海湾工程等6条跨海隧道,都将为台海隧道的兴建提供丰富经验及人才积累。
至于经济方面,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专家孟庆国算了一笔账,建造台湾海峡隧道,财政上看似不划算,但若不考虑诸多不确定因素,隧道的客、货运输及两端车站商区综合收入每年估计可达3868亿元人民币,净收益按65%计算,每年约有2190亿元人民币,估计7年即可回收成本。
其实,最大的瓶颈还来自台湾当局的杯葛。台湾前“交通部长”林陵三曾表示,“政策上只要两边都同意就可以谈”。但实际上台当局对连接大陆与台湾的绿色通道,“避之而惟恐不及”。
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
30年后,北京直通台北?
2006年,交通部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务院新出台的未来30年中国高速公路网路规划中,有一条由北京连接台北的线路,规划是希望在两岸实现“三通”之后,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