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平台 聚人才 助推泉州高质量发展
2019-11-27 9:59:04
近年来,泉州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晋江经验”,坚持将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经济发展全局的核心战略位置,有力推动泉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8468亿元,占全省比重1/4,经济总量连续20年领跑全省,在全国地级市排名第四;全市科技创新能力逐年提升,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9.7%,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5.4%,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08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79家,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493家;全社会R&D经费投入为94.77亿元,同比增长16.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0.1件。先后获批国家“金改区”、民营经济综合改革试点、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被列为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
习近平曾在全国组织工作会上提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科技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泉州制造业转型升级能取得显著成效,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支持。尤其是近年来,泉州市高度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组建企业技术中心、科研机构等作为引才聚才的有效途径,着力通过出政策、抓培育、造典型、聚人才等各种有效手段,集聚催生了一批与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各具特色的创新研发平台,储备了一批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持续保持较好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创新工作推进中形成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
一、出政策。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泉州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泉州市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行动方案》、《关于加快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重点支持企业加强研发投入、建设企业技术中心、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养人才团队等方面,其中对经认定的国家级、省和市企业技术中心,由原来的一次性奖励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分别提高至一次性奖励150万元、80万元、30万元的资金奖励,对市级(含)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引进和购置研发设备,按不高于设备原值的10%给予不超过100万元补助,至今已累计兑现企业技术中心奖励资金7300多万元。同时,泉州市出台《关于实施人才“港湾计划”的若干意见》政策,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提出重点支持企业研发人才队伍建设,2019年来共认定市高层次(涉及一至五层次技术研发)人才1214人,总数达2895人,对被认定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的,都可以享受人才“港湾计划”,并相应享受子女入学、进修培训、医疗保障、职称评聘等工作生活待遇。
二、抓培育。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各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推进力度,泉州市自2017年以来,面向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企业,每年遴选100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企业作为培育对象,加强对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对象创新活动的动态监测,系统掌握企业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同时,按照省、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标准对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对象进行梯队建设,建设满足企业研发、生产、设计需求的省级、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并对自主创新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入库培育企业优先推荐申报质量标杆、知识产权标杆企业。经统计,2017年来已有维盾电气等9家市级培育对象通过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有安记食品等5家省级培育对象通过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通过逐步引导企业将技术中心建设与知识产权、标准、质量、品牌、人才等各项创新要素提升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整体提升。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