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制造业正在以实际行动加速推进复工复产
2020-3-9 18:05:14
            机器再次轰鸣,引擎开始转动,流水线作业有序展开。近两周来,广东制造业迅速复工复产,并逐步按下加速键。      数据显示,当前,广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九成。      订单能否保证?劳动力短缺如何解决?供应链是否能跟上?数字化转型能否同步展开?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加速推进复工复产,如何一一克服这些挑战,广东制造业正在以实际行动交出答卷。
        工业基础是保障        “目前格力口罩正在试制中,量产后可日产百万个。此外格力仅仅10天时间就开出测温仪的模具,目前日产2万-3万台。”格力电器产线逐步恢复,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对外表示。        近期,康佳多媒体产业本部携莞康公司,在莞康紧急改造建设口罩生产车间,采购全自动生产设备,搭建一次性平面口罩生产线,预计3月10日实现日产10万个口罩。        在广汽集团的无尘车间内,整齐摆着一条条口罩生产线,一只只口罩已经下线,“全副武装”的工人忙碌着归整。        在TCL华星深圳生产基地无尘车间内,面板产线高度自动化,不间断地产出“中国屏”。      格兰仕制造基地内,车间里数条微动开关生产线整齐地排布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器,从中分拣、取出生产好的零配件。  位于佛山狮山镇的一汽-大众华南基地二期焊装车间,949台库卡机器人和587名戴着口罩的员工一样忙碌。  复工复产以来,广东制造巨头的生产一线已经热闹起来,他们的复产步伐越来越快,加速进入正轨。作为龙头,它们都是广东强大工业基础的缩影。  为什么能快速走上复工复产的正轨?龙头带动和基础保障必不可少。      一组数据说明了广东制造业迅速复工复产的基础保障。2019年广东工业增加值接近4万亿元,是第一制造业大省。  2019年广东电子信息、石化、家电制造等三个行业的产值分别为4.31万亿元、1.51万亿元和1.49万亿元,万亿级产业集群支撑有力。  截至目前,全省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经超过5.5万家。  “广东工业体系完备,工业基础雄厚,来自各行各业的订单需求仍很迫切,复工复产迅速进入状态有良好的土壤。”        业内人士指出。  智能制造降风险  3月4日早上8时,位于东莞长安镇的OPPO工业园生产线正式启动。OPPO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车间产线生产班长张朋走进厂房,指导工人们完成手机核心大件——主板相关的生产工作。  “产能还是要靠机器来完成,工人们更多地扮演协助者的作用。”张朋表示,十年前SMT产线上仅有贴片是自动化的,但到目前,“仅剩下上料环节需要工人们手工作业。”贴片、点胶、贴辅料等工序都可由机器完成,产线自动化程度已达到99.9%以上。与此同时,配合物料追溯系统(MES),工人们还可以追溯到每块主板上所使用元器件的品质信息,以及该主板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状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而在深圳、佛山等城市,部分制造业企业借助工业大数据系统,对市场及消费者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设计什么、生产什么。”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在个性化定制和大规模生产间找到了平衡点。  高度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只是广东制造业生产线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科技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深度渗透广东制造业,推动整体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根据《广东省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的若干扶持政策(2018—2020年)》,今年省内将有1万家工业企业实现上“云”,20万家中小企业产线实现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到2022年,广东将落实30个产业集群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试点,形成20个特定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  在政府和企业的合力下,广东制造业生产链条已基本实现“智慧化”,这也为产业总体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奠定了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