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工业互联网加速释放新动能
2020-9-4 10:02:27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有力提升了产业融合创新水平,有力加快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有力推动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徐晓兰在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深入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其目的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等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工业经济的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链接,特别是实现跨企业、跨领域、跨产业的互联互通,打通传统产业的痛点难点和堵点,打造新产业新动能,为企业发展探寻新路径、新模式、新场景,开辟新战场。 
  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7月中旬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白皮书(2020年)》显示,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3.41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22.14%,占GDP的比重为3.44%。预计今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将达到3.78万亿元。 
  “工业互联网正成为促进产业融合创新、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赛迪智库工业互联网研究室副主任宋颖昌接受中国工业报采访时表示。 
  宋颖昌表示,从规模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动力。从结构看,工业互联网正成为加速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的赋能基础。从效益看,工业互联网将成为制造企业提质降本增效的关键抓手。“工业互联网已从制造业向实体经济各领域延伸,广泛应用到工程机械、电力、石化、能源等3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提质增效、节本降耗作用凸显。特别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企业通过应用工业互联网对接供需、配置资源、柔性转产,在加快复工复产、快速响应市场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宋颖昌指出。 
  对此,徐晓兰也表示,“工业互联网在疫情期间的供需对接、物资统计、产能提升、云排产、云检测等场景上,都体现了得天独厚的优势。疫情后,工业互联网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优选项。” 
  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发展 
  “随着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的稳步实施,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持续完善,已成为加快行业数字化转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宋颖昌表示。 
  “当前,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新技术的融合应用日益深入,覆盖场景日趋广泛,涌现出了一批‘平台+’创新解决方案,显著提升了平台核心能力,拓展了平台发展空间。跨行业跨领域平台培育加速产业壮大,加快标杆示范引领作用。”徐晓兰指出。 
  徐晓兰表示,目前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超过70个,平均工业设备连接数达到69万台,平均工业模型数突破1100个,平均工业APP达到2120个。 
  “在跨行业跨领域平台中,美的集团锻造了国内首家自主兼备‘制造业知识、软件、硬件’三位一体的工业互联网平台Midea  M.IoT,覆盖研产销各个环节,数字驱动全价值链卓越运营。”美的集团美云智数总经理金江对中国工业报介绍说,2018年“美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试点示范项目。 
  赋予传统制造企业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支持着企业智能化发展。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工业互联网应用能力强,可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产业链互通和多环节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优化。传统制造企业信息化基础弱,信息技术能力缺乏,工业互联网成为推动其数字化转型并实现新旧企业融通发展的重要载体。”徐晓兰表示。 
  徐晓兰指出,典型大企业通过集成方式,提高数据利用率,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和管理流程应用,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中小企业则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更低的价格、更灵活的方式补齐数字化能力短板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