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制造正在崛起
2021-4-21 8:26:02
近日,安踏体育发布的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1.6亿元,超过了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引起热议。
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已经陆续公布了2020年的年报或者业绩预告。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国内企业去年的财务表现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
那么,最近几年国内的“新制造”发展情况和趋势究竟如何呢?记者分别挑选了三个行业: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光伏新能源,试图从中找到中国新制造的崛起路径。
工业机器人跟随并跑
“我认为今年是真正的工业机器人的元年。”3月下旬,在一个公开论坛上,埃夫特的董事长许礼进如是说。在许礼进看来,尽管工业机器人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行业,但对比家电、汽车、手机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行业,工业机器人的行业规模并不大,全球每年的产量也就几十万台,但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大,“机器换人”的现象在全球蔓延,新冠疫情的爆发,加速了企业采买工业机器人的进程。
不管今年是否是工业机器人元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工业机器人无疑是要继续扬帆远航的领域。自2013年起,中国就替代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IFR(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量为37.3万台,其中销往中国的为14.05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37.6%。但提起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商,闻名于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这四大家族分别是日本的发那科、日本的安川电机、瑞士的ABB和德国的库卡。
其实,国内也有人提“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分别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埃夫特以及机器人、新时达和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其中埃夫特的实控人是芜湖市国资委,2020年7月登陆科创板;机器人则是这四家企业里最早登陆资本市场的,2009年上市,实控人是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全称叫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里的“新松”取自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曾经的一位所长之名——蒋新松,蒋新松有“中国机器人之父”之称;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则是这四家企业中历史最悠久的,成立于1991年,还未上市。
但上述四家企业在自己的官网上,均没有提到“中国工业机器人四小家族”的称号,埃夫特介绍自己是中国工业机器人第一梯队企业,新松机器人介绍自己是行业内首批中国品牌,新时达介绍自己是中国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广州数控介绍自己被誉为南方数控产业基地。
曾有业内人士用数据展示包括工业机器人在内的中国机器人概念股令人心酸之处:2017年,方正璞华首席机器人科学家唐德权在一个论坛上做演讲时指出,日本最专业的机器人上市公司发那科2016财年的净利润折合为人民币约为78亿元,高于中国40家主要机器人上市公司合起来的2016年年度利润77亿元人民币。
如果拼净利润,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个客观现实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例如减速器、减速机、控制器、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依然是制约中国工业机器人发展的瓶颈、侵蚀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利润的“吞金兽”。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002747.SZ)在4月7日发布的公告里介绍,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这3个核心部件对工业机器人成本的占比合计超过70%,而目前,国内约85%的减速器市场、70%的伺服系统市场和超过80%的控制器市场均被国外品牌占据。
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大概可以分为上游的零部件制造、中游机器人整机制造和下游包括系统集成、销售代理、租赁培训等面向市场和终端用户的服务,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在产业链上的一个巨大优势是全产业链布局。在整机制造和控制系统领域,四大家族企业均很有话语权,在伺服系统领域,安川表现突出,在系统集成方面,库卡和ABB很有积累。
今年2月底,新松机器人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曾指出,在国际竞争过程中,中国工业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