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为何强大?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2021-4-21 8:36:52
近期的“新疆棉花”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于中国制造的关注。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制造业堪称中国经济的“压舱石”,始终占据重要的经济地位。《中国制造2025》开篇即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作为实体经济的代表,制造业是国家创新力的重要载体,也是走向经济强国的基础力量。进入2021年,中国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内外挑战。中国制造业的未来走向如何?如何实现从追赶到超车?作为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日本制造业的发展转型对中国迈向制造强国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徐梅
制造业铸就和支撑战后日本经济强国地位
日本是一个后来居上的发达工业国家。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通过学习欧美国家近代工业化的经营思想、制度设计以及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设备,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改变了制造业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等状况。到二战前,日本的钢铁、机械、兵器、汽车、飞机等产业已具备一定实力,为制造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战以后,日本制造业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制造业快速崛起,促成日本经济增长“奇迹”。战后初期,日本实施了解散财阀、农地改革等民主化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制造业及经济高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推动日本制造业成功转型。这一时期,日本开始大力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并引导和推动制造业从资源消耗型重化工业向低能耗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制造业在困境中探寻出路。日本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经济“泡沫”膨胀,制造业竞争优势滑坡。
第四阶段:21世纪以来,日本着力构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如进一步完善规制体制、提高信息化程度、培育创新型和技能型人才等。
日本制造业企业主动转型,将现代化元素注入生产经营中,不断深化产业融合,出现了一些新变化和新趋势,如积极强化服务功能,从以往的以提供商品为主逐渐转向以提供价值服务为主;通过在商品上附加差异化、个性化服务,形成企业新的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进入门槛,避免激烈价格战。可以说,制造业服务化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日本制造业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再如,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数字化成为日本促进产业及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抓手。日本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加快调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将迎来大发展时代。
日本制造业为何强大?
目前,日本的制造业强国地位依然稳固。日本申请的专利数量虽然已被中国超越,但在质量和影响方面依然不容小觑,且其在新材料、机器人、资源再利用、生态环保、生物医疗等新兴领域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制造业为何如此强大?从历史传承、动态发展、社会文化及国际比较等视角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重视教育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是日本制造业发达的根基。日本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在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就成立了先进的文化教育机构。明治时期,日本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建立现代教育体制作为长期规划。二战后,日本将发展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增长和赶超欧美国家的一大着力点。1947年,日本颁布《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将适龄人口义务教育年限从六年延长至九年,之后重点普及高中教育。现今,日本已经成为全民族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也被公认为是国民素质较高的国家之一。职业教育是日本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制造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专业化、实战型人才。
➤其二,注重技术进步与高质量产品,是日本制造业强大的核心要素。在与欧美国家经济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日本制定和实施《外资法》,鼓励企业引进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