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数”转型,多省发布制造业“十四五”规划
2021-8-12 7:52:54
      要想生活好,就要制造好”。一直以来,制造业企业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近期,上海、重庆、天津、浙江、广东等地公开了制造业“十四五”规划。中国城市报记者梳理发现,各地的政策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着墨颇多。 
“数字化转型对于传统企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两化融合创新中心主任宋嘉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多地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作为重点突破,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也是各地结合本地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要求所进行的必要部署,还是我国制造业迈进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8月4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吉利汽车长兴基地内,全自动机器人正在高速运转,生产最新第4代吉利帝豪汽车。该基地是工信部首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浙江省“未来工厂”试点项目,目前已经投入量产,达到年产15万台整车的生产能力。 
制造业转型加“数”前行,“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早在公元前六世纪,古希腊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把数与美联系起来,将数看作是美的本源,认为“事物由于数而显得美”。 
历史车轮滚滚,毕达哥拉斯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但数字再次以崭新的姿态高调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这个世界。 
“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框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广东财经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副院长王方方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在数字经济领域被归属为“产业数字化”。 
国家已经从顶层设计上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保驾护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经济发展新引擎。 
工信部、科技部等六部门于今年7月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在引导优质企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面,提出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和5G应用创新行动,组织实施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打造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以来,在多地发布的制造业未来五年规划中,均强调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并提出“业绩目标”。 
上海市规划提出10项重点任务,其中首项便是加快产业数字赋能。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赋能制造业发展,提升企业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数字化管理能力,增强“上海制造”数字化竞争力。 
天津市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突破500个,培育10家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向南看去,在拥有近300万家工业企业的“世界工厂”广东省,数字化转型正全面开花。“推动超过3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施数字化转型,带动80万家企业上云用云降本提质增效,培育一批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广东省“信誓旦旦”地表示。 
浙江省的规划也明确“加快数字化发展,引领制造业全方位升级”。从实施路径来看,浙江省将从建设“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促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几方面着手。 
“未来理想中的数字化转型,将是企业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充分融合,充分达到较高水平的智能制造,也就是能够推进企业在生产层面的智能化、在设计层面的个性化、在服务层面的精准化以及在管理层面的数字化。”王方方说。 
转型成本高成梗阻难题,“建议先建独立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