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逾万所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
2017-4-14 9:40:15
      4月11日,教育部在江苏南京组织召开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集中调研会议,围绕着建设机器人教育特色学校、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机器人教学器材租赁、采购课程服务等方面进行研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刘培俊教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主席、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张欣欣教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教授,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张学军,江苏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副处长金剑,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副主席、南京工程学院院长孙玉坤教授等出席会议。有关省教育厅(委)、地市、区县教育局(委)代表,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主席单位、副主席单位、理事单位、成员单位代表,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驻各地联络办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集中调研会议由教育部体卫艺司樊泽民处长主持。
      现状
      逾万所学校开展机器人教育
      不管是去年AlphaGo战胜围棋九段选手李世石,还是今年谷歌Master以60场完胜中日韩三国顶尖围棋选手,两次备受瞩目的“人机大战”将机器人第一次推向了体育界。
      实际上,机器人早已不是停留在大荧幕上的人类对未来世界的想象。已经有不少中小学甚至高校提前与机器人有了亲密接触。
      据了解,截至2017年3月底,全国学校体育机器人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员超过18000家,其中以学校为单位申请加入联盟(含军校)的超过8000家,以各级教育局(委)为牵头人代表所辖学校申请加入联盟的超过10000家。部分地区的学校联盟成员开课率超过60%。
      据记者在调研会议上了解到,未来,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联盟建设工作力度,办好机器人体育、机器人教育在联盟成员中的普及工作,并为今后评选、遴选机器人特色学校工作积累经验。同时,也将加大对优秀的学生的遴选与培养,将积极推动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在联盟成员中规范开展、健康开展、积极开展。将优秀的广大学生作为中国国际青少年机器人交流活动的种子,培养大批青少年、遴选大批青少年,代表我国广大青少年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了解中国,为前瞻性的国际交流、国际交往打好基础。通过开展请进来活动,让国际上的广大青少年进入中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
      发展
      建器材租赁通道,满足学校教学需求
      今年两会,“人工智能”被写入2017政府工作报告,机器人教育关注度日益增长。通过体育教学的方式进行机器人教育虽然深受学校喜爱,但对学校来说,教学教材、师资、硬件支持是开展机器人教育的拦路虎。
有鉴于此,作为联盟的日常管理机构,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为学校提供了教学资源,学校无需采购机器人教学器材,通过租赁器材、采购课程服务的先进模式,就可顺利开展机器人素质教育。
    “ 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机器人工委)主要为联盟成员单位提供教学器材、教材等教学工具,并承担了学校机器人素质教育的专业教师等师资培养工作。”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机器人工作委员会执行主席兼秘书长何晨光说。
      在教材编写方面,机器人工委联合中小学编写并出版了《小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中学机器人学系列教材》,并与北京大学等高校合作完成了大学的学历、专项、基础等系列教材,共21册。
      在器材制定方面,陆地、空中机器人教学器材建立了教学标准,结合数学、物理学、化学、材料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教学需求,逐步升级教学机器人装备。
      焦点
      拟对机器人特色校提供专项经费支持
      Q:对于有意愿开展机器人教育的学校,联盟将会提供怎样的资金支持?什么样的学校更容易受到青睐?
      何晨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