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船舶工业2013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2013-7-31 9:42:28

    在船舶行业目前仍然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我省船舶工业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略有增长,下半年有望企稳回升。
一、各项经济指标执行情况:
1、上半年规模以上修造船、游艇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7.1亿元(其中游艇业完成产值10亿元),同比增长7%。出口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13%。造船完工量321艘/70万载重吨,同比艘数减少47艘,吨位下降5%。修船产品产量1156艘/1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艘数减少10艘,产值同比下降14%。产品销售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3%。实现利润43457万元,同比下降12%。
各地区运行情况:省船舶集团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8%。出口产值30亿元,同比增长1%。产品销售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实现利润1.9亿元,同比下降2%。其次是福安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6%。产品销售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0%。漳州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3.6亿,与去年同期持平。销售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1%。其他地区工业总产值均出现不同程度负增,其中龙海地区负增1%,福州地区负增12%,白马经济开发区负增57%,泉州地区仍处于停产整顿阶段。
2、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订单、手持订单三大指标出现全面下滑。上半年造船完工321艘/70万载重吨,艘数减少47艘,吨位下滑5%。其中福州地区艘数同比增长59%,吨位增长22%。福安地区艘数增长8%,吨位增长217%。龙海地区艘数减少3艘,吨位增长41%。漳州地区艘数下降36%,吨位下滑31%。上半年新承接订单382艘/83万载重吨,总金额1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艘数减少158艘,吨位减少13万吨,合同金额增加27.5亿元。上半年手持订单568艘/1104080万载重吨,合同金额2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艘数减少24%,吨位减少54%,金额增加2%。
3、经济运行质量下滑。全省实现利润43457万元,同比下降12%、白马经济区、漳州地区小幅增长,其余地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前景不乐观。
二、经济运行的特点:
1、国有船企起到了引领作用,带动全省船舶工业稳步发展。福建省船舶集团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3亿元,同比增长8%,与去年同期相比回升16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31.4亿元,同比增长20%。经营接单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共承按新船订单52艘,总金额76.2亿。手持订单158艘,总金额197亿元,国企的稳中有进,带动全省船舶工业的平稳增长。
2、福安、漳州、龙海地区经济运行不同程度扭转2012年负增的局面,各项经济指标企稳回升,运行质量明显提高。福安地区上半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8.6亿元,同比增长6%。造船完成78艘/23万载重吨,艘数同比增长8%,吨位同比增长217%。产品销售收入25.7亿元,同比增长10%。漳州地区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基本上与去年同期持平,逆转了去年同期各项指标负增的局面。龙海地区工业总产值由去年同期负增11%,回升至负增1%。其余各项指标虽然出现负增长,但都呈现止跌回升的态势。
3、福州地区,白马经济区虽然工业总产值降幅较大,其中白马降幅达57%,福州地区降幅12%,但其他指标均取得较好期望值。白马经济区完成修船产品产值11艘/627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8%及62%,实现利润705万元,同比增长3%。福州地区修造船产品产量双双高位增长,修船完成382艘/1390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53%及42%。造船完工量27艘/76508吨,同比分别增长59%及22%。泉州船舶工业公司(原泰山船厂)自去年4月份以来一直处于停产状态,目前正在资产重组之中,预计今年下半年生产经营将全面启动,步入正轨。
4、修船增幅较大,其中增幅较高的有白马经济区和福州地区。其中白马经济区修船产值增长62%,福州地区修船产值增长42%。福建华东船厂今年上半年共修船43艘,产值达550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艘数增长79%,修船产值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