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亿!成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出炉
2021-4-30 9:19:48
智能制造,在“十四五”期间按下加速键。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稍早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日前,成都发布《成都市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针对智能制造基础支撑、关键技术、系统集成、转型发展等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并提出到2023年底,成都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成都市经信局数据显示,目前,成都智能制造核心装备产业规模达380亿元,全产业链规模突破1160亿元,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76.4%,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7.0%。
接下来,成都还将启动四项“行动”,即智能制造装备升级行动、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行动、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应用行动、智能制造生态体系构建行动,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01、智能制造装备升级行动
打造国内知名智能制造装备研制基地
不仅推动制造产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制造本身也自成一套产业体系。
《行动计划》中提到,成都将突破一批智能制造核心和共性技术,研发一批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培育一批智能制造关键装备及核心部件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
其中,特别提到了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传感控制与检测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成套装备六个领域。
事实上,成都智能制造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技术装备研发创新难的困扰。例如,在一些关键核心零部件上本地配套率还不高,存在“卡脖子”问题。这就需要给予有基础、有实力的企业、产品和项目以政策、资金的倾斜,鼓励其加强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智能制造装备升级,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以高档数控机床为例,成都不仅提出发展成套数控机床,同时还强调,要提升高性能数控机床关键零部件和控制系统的本地化配套水平。
而在机器人的智能制造发展中,工业机器人整机产品研发以及围绕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强化整机系统集成和二次开发等方面被认为是该领域发展的关键;而针对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智能成套装备的发展,品牌突破、形成系列则是发展重点,成都提出,要以集成发展、扩大应用为重点,面向重点行业生产制造智能化升级需求,推进关键技术装备、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的集成创新和应用示范,大力开发一批适用性强的柔性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成套装备。
天府创智湾二期
02、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行动
打造全国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
“整体来看,成都的智能制造水平在全国处于中间的一个位置,分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发展已经是比较成熟了。”作为深耕智能制造领域多年的本土企业,四川成焊宝玛焊接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品朝对成都智能制造的发展水平了解颇多。
朱品朝告诉记者,在成焊宝玛成立之初,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而国内才刚刚起步。于是,该公司瞄准了国外最先进的工业制造水平,从手工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制造,逐渐为国内诸多品牌汽车提供车身装焊生产线一整套的智能解决方案,并逐步布局法国、英国、德国、西班牙等海外市场。
成焊宝玛的故事,反映了成都智能制造的发展逻辑——记者注意到,《行动计划》不仅为各细分领域的智能制造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方案供应商带来了新机遇。
比如,成都将发布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服务能力清单和典型案例,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加快“走出去”步伐,面向成渝地区、全国乃至国外输出智能制造系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