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利好叠加制造业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产业迎来“黄金时代”
2022-5-5 9:49:08
      随着全球“工业4.0”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已然成为制造业生产流程中的重要一环,是产业升级的大势所趋。 
  据统计,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全球第一,市场需求约占全球需求的50%。预计到2023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至589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持续扩大的市场空间,机器人产业逐渐向“黄金时代”迈入,众多优质企业“乘风而起”,充分受益其中。 
  1、埃斯顿 
  国产机器人龙头,主要从事电液伺服系统、交流伺服系统、数控系统的自动化核心部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和工业机器人及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锂电、光伏、焊接、3C、食品饮料、工程机械、建筑和轨道交通等领域。 
  公司早期靠金属成型机床数控系统起家,2006-2008年自主拓展研发出电液混合伺服系统和交流伺服系统,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技术。 
  基于核心部件优势,公司于2011年正式布局机器人领域,并逐渐拓展至系统集成,现其已拥有52种型号机器人本体产品和超20种标准化工作单元,机器人可负载重量为3-500kg,基本覆盖各行业大部分需求。 
  而依托核心部件、机器人集成细分领域的积累及外延并购,公司已成为国内少数同时掌握数控、伺服系统、运动控制和机器视觉等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具备80%零部件自主供应的实力,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明显。 
  据年报,在光伏、锂电和钣金加工等通用市场,公司产品已形成显著竞争优势,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三一重工、中联重工、河南骏通和多个光伏、钣金加工企业。 
  其中,在光伏排版领域,公司当前市占率已达90%以上,是全球光伏行业最大机器人供应商;在钣金加工行业,公司也已占据钣金加工机器人市场份额的70%。 
  据财报,2016-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CAGR发布为39.04%和20.21%,业绩呈高速增长态势发展。 
  2、汇川技术 
  国内工控行业龙头,聚焦于工业领域的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主要业务包括通用自动化、电梯电气大配套、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源系统和工业机器人五大领域。 
  公司前身成立于2003年,一年后成功攻克矢量变频技术,研发出第一款平台型变频器,正式步入工控行业。之后十余年,公司通过持续的内生与并购,将业务领域拓展至五大板块。 
  其中,在工业机器人业务领域,公司最早于2014年通过生产机器人相关核心部件开始布局。 
  当前,公司的工业机器人业务布局已由只生产核心零部件, 发展到生产整装机器人,主要产品包括机器人专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视觉系统、SCARA 机器人、六关节机器人等核心部件和整机解决方案,可应用于锂电、光伏、3C 制造、纺织等多个下游行业。 
  据统计,2020年,公司在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市占率为2.31%,仅次于埃斯顿(3.09%),排名国产品牌第二。 
  在通用自动化领域,公司当前已掌握了电力电子和工业网络通讯、电机驱动与控制等多项核心技术,是国内领先的工业自动化产品供应商。2020年,在国内低压变频器市场,公司市占率为12%,处于行业第一阵营,排名内资品牌第一。 
  在新能源汽车业务领域,公司自2008年开始布局,现主营产品包括电机控制器、电驱总成和高性能电机等。2020年,公司电控产品市占率为10.6%,仅次于龙头比亚迪,排名行业第二位。 
  据财报,2007-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CAGR为38.99%,归母净利润CAGR为33.44%,业绩高增速明显。 
  3、克来机电 
  国内热管理零部件龙头,主营业务聚焦于柔性自动化智能装备及工业机器人系统、传统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板块。 
  公司成立于2003年,最早凭借自动化业务起家。2018年,公司收购整合了海众源,业务开始切入汽车核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