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互联网今年达4800亿规模,目前仅是开始
2019-7-15 8:47:40
工业互联网服务对象是工业,互联网是服务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以机器、原材料、控制系统、信息系统、产品及人之间的网络互连为基础,通过对工业数据深度感知、实时传输交换、快速计算处理及高级建模分析,实现智能控制、运营优化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变革。 工业互联网涉及多个交叉行业,千亿级市场规模。工业互联网覆盖计算机、通信、机械装备等多个行业,投资机遇广泛。根据2019工业互联网峰会,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将达到4800亿元。 01 制造升级为核心驱动力,中国工业互联网加速发展正当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放缓,工业互联网有望助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根据2015年国际劳工组织数据,中国劳动力人均产值增速从2007年开始持续回落,2015年人均产值仅为美国的7.4%。回顾美国制造业发展历史,1988至1990年,工业革命的创新已经达到较成熟的阶段,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增速乏力。1990年之后,互联网革命及信息与通信技术推动美国的制造业生产率复苏。参考美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数据化、信息化是打破生产率瓶颈的重中之重。 目前关于工业互联网的政策引导非常明确,由中央部门主导制造升级。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规范和指导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2018年底中央经济会议明确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5G赋能,奠定工业互联网基础。网络是实现各类工业生产要素互联的基础,伴随联通和移动两大运营商积极参与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5G发展,全方位服务工业数字化转型,我国工业互联网初见成效。企业从最开始的政府补贴,经历了半年或一年的尝试之后逐渐发现工业互联网对公司经营,尤其是降本和增效方面有切实的利益。 02 IT&互联网公司切入工业互联网三步骤:网络-平台-安全 工业互联网的重点在于理解工业,落点在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水平,核心是用数据+模型做服务,这也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造价值的内在逻辑。从计算机软件企业角度,工业互联网是商业模式转型的重大机遇。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转型的浪潮中,传统计算机软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模式相较互联网公司,具备一定的渠道优势,通过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整体行业的发展,做到自身商业模式从to G向to B、从项目制向产品/运营模式的转型。 我国将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分为三大体系,即:网络、平台和安全。从工业企业智能转型升级角度来看,首先要做到网络层的互联互通,为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泛在互联与数据畅通提供保障。其后利用平台级服务能力,辅以安全保障。 1. STEP1:构建工业互联网网络层,实现互联互通的功能 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网络层面建设主要围绕线下设备线上化、线上设备互联互通开展。网络层面需要在现场级和车间级实现底层设备横向互联以及与上层系统纵向互通的连接。包括: (1)对控制器与机床、产线等装备的通信方式进行改造,如以工业以太网替代现场总线; (2)对现有工业装备或装置如机床、产线等增加网络接口; (3)对现有工业装置或装备附加传感器、执行器; (4)为了采集生产现场信息或执行反馈控制,部署新的监测设备、扫描设备; (5)对在制品通过内嵌通信模块或附加标签等方式增加与工业系统等信息交互功能; (6)部署边缘计算节点,汇聚生产现场数据及来自工业控制系统如PLC、历史数据库的数据,进行数据的边缘处理。 给予每台工业设备以唯一地址,为当下互联互通环节的重中之重。对于线上设备的互联互通而言,最重要的是打通不同平台、协议之间的数据。当前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来完成数据的互通和设备身份的认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