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顾问—5G如何提高制造业的数字化
2020-6-28 9:21:02
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你是一位尖端工程师,某天早上接到紧急通知,某跨国制造业企业工厂设备出现故障,需要你的协助检测故障并进行维修。你驱车前往办公地点,途中通过所在城市部署的C-V2X车联网,利用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化路线,以最快速到达办公地。到达后,和各国同事开始VR会议,并通过AI实时翻译进行无障碍沟通。初步了解情况后,通过8k实时高清视频,连线设备故障地点,利用热成像等技术进行现场检测,发现某一零部件损坏,需要更换。但工厂没有该零部件库存,于是利用无人机进行远程调度,以最快速度将部件配送至工厂。零部件到达工厂后,你在办公地通过数据可视等技术进行现场作业指导,引导工厂维护员把你的“维修决策”传送至现场云端机器人“大脑”,结合机器人强大的云计算能力,通过柔性关节和云端大脑实现高精准操作,完成故障设备的维修。
这一切不是臆想,而是5G时代下,利用5G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大规模连接的特性,实现的工业企业产品、用户、协作方等全环节的广泛互联。5G作为万物互联的助推器,将颠覆现阶段的工业生产方式,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引领我们走向触手可及的智能世界。
首先,我们来看, 制造业对5G技术有哪些需求。
在制造业生产要素利用效率方面,中国制造业增加值率相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差距;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五分之一,工业企业需通过工业网络降低成本、优化生产工艺,实现降本增效;企业在研发环节利用新的技术,生产更智能化、多元化的产品;在售后服务环节对客户提供实时数据监测、分析、预测性维护等,既提升安全性,也为企业创造更多服务机会;随着大规模定制化的模式日趋成熟,客户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日益显现。
2035年5G对各行业支持产出
5G将让ICT(信息与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真正实现深度融合,将网络变得更加开放,为垂直行业应用创新提供综合能力。
一方面,传统行业未来软件化、智能化将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具备场景决定能力和完善的知识价值体系,5G将促进ICT技术与其需求深度匹配。据统计,预计在2035年,5G对各个行业的支持产出中,制造业领域的支持产出遥遥领先,超过3000亿元。
5G+制造业行业应用
5G三大应用场景三角关系图
5G典型的工业应用场景包括低时延高可靠(uRLLC)、大带宽(eMBB)、大规模连接(mMTC)。在超低时延与可靠性方面,5G无线技术可实现1ms的时延以及超过99.999%的可靠性;在大带宽方面,5G将支持下行速率达20Gb/s和上行速率达10Gb/s;在大规模连接方面,5G能满足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设备的连接量。
下面我们来看 5G在工业制造方面的主要应用场景。
5G三大应用场景主要应用领域
首先是5G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
大飞机被称为“工业皇冠”,大飞机制造环节所需零部件超过450万个。中国在大飞机制造、研发设计等环节整体的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大飞机制造下游管理模式相对滞后。在飞机制造环节,由于现场总线延迟性等问题,尚未达到精益化、全流程智能化。
将来使用5G技术之后,飞机制造商可以依托5G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网络支撑能力,结合私有云计算能力,连接设计、生产、服务、销售各个环节,使大飞机生产制造更加定制化、智能化、效率化,降低飞机制造中的错误率,提升装配效率。
5G技术在具体生产环节的使用如下图所示:
融合了5G的大飞机制造,将具备全机协同设计优化;柔性、可追溯的制造流程;以及更便捷的维修与物流服务。5G也从生产方法、管理效率、质量控制等多方面提升飞机制造业智能制造水平。
其次是5G与无人机的协同使用。
在4G网络下,无人机的使用存在空中信号杂乱,基站下行干扰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