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拥抱工业互联网
2021-11-16 9:30:13
我省推动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向纵深迈进,引导实体经济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
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将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视觉焊缝寻位系统。
九牧的5G数字化产业中心
工业互联网,指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应用模式和产业生态,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等全面连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供实现途径,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工业互联网”已连续四年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1月,《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出台,更是确立了未来三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目标。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工业互联网在我省各行业的应用逐渐走向纵深,有力推动了我省实体经济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发展。一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强烈,主动拥抱工业互联网,积极发展行业平台、深化数字化应用、加速上云用云,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生态加速形成。
目前,我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位居全国第7,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的企业数更是高居全国第2。据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2020年,我省成为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过千亿元的省市之一;工业互联网带动就业人数排名全国前十,且增速为全国最高,达到15.85%。
全流程数字化 引领效率变革
福建骏鹏智能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结构件的企业,锂电行业巨头宁德时代是其主要客户。
过去,由于设备不连接、不协同,要满足客户产品多样性要求,公司只能靠人工不断调整生产线。“常出现反应不及时、排班不合理等现象,有时还会延期交货。”骏鹏技术总监林振平表示。
如今,这种情况不再出现。
公司接到新订单,通过“模拟仿真”就能计算出相关数据,同时分析原材料库存情况,快速调整生产线,10到15天就可以进入新产品量产,生产效率整整提高了2倍。
这就是从工业互联网中延伸出来的数字孪生技术。
构建这样一套快速系统,前提是设备要协同、数据要联通。可一开始,企业就遇到了难题——设备不同、品牌各异、协议不兼容。
我省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中海创提供的解决方案打破了这一藩篱。
福州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中海创集团研究院院长郑松介绍,过去,一台通信网关产品往往只能采集某一种特定的协议数据;而现在,使用中海创自主研发的智能网关产品,不同协议的异购设备数据都能经由同一台智能网关实现上云。
“数据打通之后,我们可以更透彻地洞悉产品设计、制造、物流等各个环节,提升快速反应能力。”林振平说。
此外,工业互联网还进一步赋能企业研发。骏鹏创造性地将超塑性材料成型技术通过数字系统导入升级,成功运用在汽车领域,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产品稳定量产,市场占有率高居全国第一。
“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制造业形成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分析的服务体系,实现流程的可视化、生产资源的数字孪生、生产参数的快速转移等功能,从而降低成本、提质增效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