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趋势发布
2022-2-24 8:57:42
      过去的一年里,在政策稳步推动、经济企稳复苏及企业数字转型需求增加等因素交织影响下,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双跨平台与试点示范工作加速推进,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5G、区块链、VR/AR等加速融合。  据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研究中心预测,2022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将呈现以下十大趋势: 
  一是政策推进试点与体系建设加速。《“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依据  《规划》,针对工业互联网的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在应用创新方面,通过打造工业互联网产业示范基地和应用创新推广中心,加速工业互联网技术攻关和成果推广;在平台试点方面,建设一批跨行业跨领域的综合型平台、面向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特色型平台以及面向特定技术和场景的专业型平台;在体系化建设方面,把完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构建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体系作为重点。 
  二是工业智能从产线走向产业链。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各领域、环节、产品中的深度融合,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开始从企业内部的单点式应用走向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数据价值发现。与传统智能化中台更加关注生产系统的控制相比,未来工业智能将围绕更大尺度范围内的产业链数据,为企业提供供应链优化、物流调度优化、市场销售预测等方面的决策辅助支撑。同时实现纵向集成与横向集成的工业智能将增强工业生产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联系,加快形成知识沉淀,更好地发挥智能化的支撑作用。 
  三是云原生与多云带来更多选择。与虚拟化云相比,基于容器和Kubernetes的云原生解决方案具有简化部署、多环境支持、快速启动、服务编排、易于迁移等优势。公有云平台通过集成数据库、消息、缓存、存储等技术服务能力,并提供微服务开发框架和DevOps持续集成交付过程支撑,帮助企业应用更加敏捷、高效、平滑地上云。值得注意的是,多数工业企业不希望与某一个云服务商绑定,或者希望采用混合部署的方式,多云和混合云便成为更适合的选择。通过Kubernetes集群向本地数据中心和不同云服务商提供一致接口,应用程序迁移将更加方便,用户可以按需在不同云之间进行动态资源调度。 
  四是低代码将打通IT(信息技术)与OT(操作技术)壁垒。工业APP的开发需要基于大量OT知识,低代码技术以其低门槛、高效率、易集成的特性,让OT人员能够深度参与到软件开发工程中。借助低代码开发平台内置的基础计算模型、行业机理模型,开发者无需编码即可完成客户化开发项目中的大多数常见功能,再通过少量编码实现硬件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对接等复杂业务逻辑。低代码平台中的工业机理模型能够被快速开发、测试、部署、验证和迭代,从而实现工业应用的开发与运维一体化。 
  五是MEC(边缘计算技术)加速5G在工业场景落地。伴随5G核心网服务化构架的形成和云计算的快速发展,MEC的技术形态日益成熟。基于MEC可以将高密度计算、大流量和低时延需求的业务就近部署,满足客户对安全、速率及可靠性的多重要求。通过配置MEC服务器资源,对工业现场多源、异构数据归一化处理,能够兼顾计算和网络资源以及数据传输的有效性等,形成云端和边缘计算资源的合理和优化配置,既保留数据的原始属性,又避免无谓的网络与存储和计算资源开销。 
  六是实时数据中台将进一步提升数据治理能力。针对工业数据多源异构、实时性强的特点,工业数据中台需要采用更加灵活的存储架构以便具备对实时数据快速分析的能力。采用流计算与交互式分析的双擎架构的实时数据中台通过实时存储和交互式分析来构建实时链路,将大数据实时数仓的体验和传统的单机OLAP(联机分析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