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李毅中:加快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期

日期:2010-12-02  来源:工信部网站  作者:李毅中  点击:
  二、“十二五”是加快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

  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发展机遇与严峻挑战并存,现实矛盾与长期问题交织,需要我们冷静观察、科学分析、准确判断、积极应对。

  总体来看,现阶段影响我国工业发展的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由于长期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我国工业的资源环境消耗强度大,发展的可持续性面临严峻挑战。2009年,我国粗钢、水泥、煤炭产量分别占世界的45.4%、50%、45.6%,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进口依存度超过50%,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的71.3%和84.3%。二是生产要素成本压力加大。近年来,劳动力、原材料、土地、燃料动力等价格持续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今年1—9月份,我国原油、铁矿石、未锻造铜进口平均价格同比分别上涨38.8%、56.3%和51.6%。三是自主创新亟待突破。我国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全球化品牌,特别是一些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设备受制于人,产业安全面临风险。目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仅为26.5%,大大低于发达国家35%—40%的平均水平。四是产能过剩仍很突出。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仍存在盲目扩张现象,风电装备、多晶硅等新兴产业也存在重复建设倾向,产能利用率普遍不高。五是国际竞争更趋激烈。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提出“再工业化”、“智慧地球”、“低碳经济”等新战略和新思路,抢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货币贬值、技术壁垒等手段不断翻新,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新的压力。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工业发展已进入只有转变发展方式才能促进持续发展的关键时期,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国工业已经进入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的关键战略机遇期。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为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通过实施扩内需战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能力持续增强,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市场化与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全球经济格局深刻调整,为我国工业主动参与新一轮国际产业分工提供了契机。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89363.203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