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中国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机遇

日期:2011-01-17  来源:证券时报    点击:
    记者:在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链下,如何看待上下游之间的产业关系,新老产业之间如何划断?

    谈建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上下游各生产环节的有序跟进,依赖于新材料、新技术,才能制造出更多的新产品。在中国当前调结构的政策中,两点非常重要,一是城镇化是最大内需,二是以投资促消费,实现投资与消费的良性互动。推动保障房建设将是今后三到五年内的重要投资主题,这符合稳增长、调结构和促民生的三重需要。而这是推动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周文秱:新老产业是紧密联系的,更多的是升级,而不是简单的割裂、划断。例如,高铁中晋亿实业(601002)、太原重工(600169)等,之前一直是做铁路的配件,高铁上马后,利用自身优势生产出高铁用产品。因此,新兴产业更多的是基于“老”产业的升级,而未来投资机会也更多的集中在这一块。

    记者:高端制造业,您觉得哪些领域蕴含未来爆发能力,其中的投资逻辑是什么?高铁产业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后市有多大市场潜力?

    谈建强:中国工业化发展到现阶段,在制造领域,涉及到核心零部件、核心技术,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部分,都可归于高端制造。只要下游需求旺盛,代表产业升级方向,同时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和人力资源,则都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最看好海洋工程设备、煤炭机械、军工设备等,因为这些制造业的盈利模式相对清晰。

    苟开红:航空与海洋工程最具爆发潜力。相较于高铁板块,航空和海洋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渗透度更低。中国的高铁建设在2012年或将达到顶点,应该细分其子行业再做分析,后续应更加关注耗材类及重载相关领域。而大飞机“首飞”预计大概在2014年,因此市场在该领域的关注度将会不断提升。

    周文秱: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我们看好具备以下特征的公司:首先,公司的产品具有高附加值的特征,在产业链占据核心部位。其次,具备较高技术门槛的公司,在全球产业中具有独特的中国优势。再次,公司的产品和技术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能够比较容易向上下游等多行业扩展,形成规模效应。最后,符合经济结构转型和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方向,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基于以上因素和估值:我们最看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铁及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产业。

    就高铁而言,目前主要是整车、基建、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受益较多。下一阶段高铁投资的重点放在高铁核心部件和核心零配件领域。以高铁用轴承为例,目前我们需要全部进口,而如果国内公司取得突破,则市场将出现爆发性增长。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90232.87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