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工作
陈文钊强调,根据这些目标要求,福建省机械行业将围绕以下七个方面开展工作,努力推进。
一是抓“创新”。要坚持把依靠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素质的关键;坚持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要以项目对接为抓手,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研发;继续开展行业企业技术提升诊断辅导服务;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订,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
二是攻“高端”。就是要求福建机械行业中的优秀企业,以追求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为目标,努力争取高端装备制造早日实现自主化;要跳出低水平竞争,提高行业对国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装备保障水平。“高端装备”除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六个新兴产业需要的专用高端装备外,主要指高端基础件和关键零部件、工业自动化系统、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以及由上述基础支撑并集成的典型智能化装备和高效生产线。
三是夯“基础”。基础件生产滞后,已成为影响主机发展的瓶颈。“十二五”期间,主机生产需求牵引强劲,国家也出台了优惠鼓励政策,福建省机械行业企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加大对关键基础件、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工艺技术的投入和科研攻关力度;要充分利用优惠政策,对技术先进、研发能力较强的基础及零部件生产中小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推进做大做强;要推动企业加快产业升级,发展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要深化闽台、闽港交流合作活动,通过技术合作、产业转移、投资建厂等形式,发展基础及零部件生产企业。
四是促“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不仅是实现企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更是促进产业从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智能化向高智能化发展,提高传统机电产品性能和可靠性,实现装备产品向高端升级的有效途径。要请专家对企业领导进行培训辅导,推动两化融合全面开展。要联合信息产业的企业主动与装备制造企业对接。
五是求“绿色”。节能环保是“十二五”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追求,机械工业既是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装备部,自身又是耗能耗材的大户。因此在节能环保方面有着双重的责任。追求“绿色”不仅是社会的要求,也是机械工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基础条件。因此,要从产品的设计、制造、运行和回收的全生命周期力求“绿色”。
六是拓“服务”。加快建设现代装备制造服务业体系,拓展服务领域,增强信息、物流、技术、金融、商务等服务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走一条服务业与制造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七是重“合作”。重视并加强同国内外、境内外业界的经济技术合作,是推动福建省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方面,要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和福建省实际,充分利用央企和台港澳以及国外的技术、市场、资金、资源和管理等要素,加强合作;提倡“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途径,努力提高福建省产品水平,优化结构,增强竞争力。
陈文钊表示,在上述需要全行业加以推进的七项工作中,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将加强调研、了解情况,适时组织交流,并根据需要进行协调,及时反映企业的诉求,共同为全行业的进步搞好服务。
原机械工业部常务副部长陆燕荪、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李川与会并讲话。陆燕荪指出,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要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推进改革发展步伐,把握新机遇,创造新业绩,要坚定不移地在福建机械行业推进转方式、调结构,为“十二五”期间福建机械行业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