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沈阳装备制造业从两化融合迈向云制造时代

日期:2011-11-30  来源:中国机械网    点击:
    工业机器人能够成为全厂的大管家,一个软件平台使数十亿产值的“离散”型的集团深度融合,技术人员通过“上网”管理地球另一面的机床……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云计算作为第三次IT浪潮方兴未艾。沈阳市各装备制造企业各具特色地利用云计算技术,迈向代表全球装备制造业未来的“云制造”时代。

  今年4月26日,工信部正式批复沈阳为第二批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简称“两化融合”试验区)。11月1日,沈阳市市长陈海波从国家工信部副部长杨学山手里接过“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的牌匾,标志着沈阳市“两化融合”试验区正式启动。这既是对沈阳过去成绩的肯定,更是老工业基地升级改造的宝贵机遇。

  11月24日,全国两化融合深度行在沈阳启动,“沈阳云计算产业联盟”和“ 沈阳物联网产业联盟”宣布正式成立。“沈阳制造”于“十二五”迈向“云制造”时代的大幕已然拉开。

  11月26日,走进特变电工沈变的各个车间,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这些装载各类软件的“机器人”。员工们只要轻轻触摸屏幕,便可以看到图纸、生产计划、工艺资料、安全生产文档、精益生产、星级员工名录、奖惩办法等一系列生产所需的资料。原来几天的统计工作量,现在经过几秒钟的运算就可以完成,提高了万倍工作效率;集团搭建的PRO/E参数化三维设计平台,实现了产品参数化、模块化、系列化设计,成为各类产品的设计“大脑”,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研发周期。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永强感慨地说,沈鼓集团的一件主导产品产值动辄几千万元,而且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技术准备周期长、数控加工量大,涉及国内外众多厂商,物料准备周期长,属于典型的“离散式制造”。面对此种情况,沈鼓集团积极进行信息化改造,搭建起统一的ERP运行平台,实现重组、改造后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全覆盖,全部产品从订单开始,到设计、工艺、生产制造、产品发运,直至售后服务全过程实现了信息化、数字化。产品供货周期从最早的24个月,缩短为现在的6个月,能够迅速地根据国际市场的变化而改变。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61845.15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