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全面实施“泉州制造2025”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系列报道

日期:2015-07-24  来源:泉州财经报道    点击:

            (二)发展智能制造
    工业4.0-全文略读: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到泉州80%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建成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建设一批定制化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企业;形成数个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根据“泉州制造2025”确定的智能制造目标,到2025年,泉州将...
    日前,泉州市政府研究审定《泉州制造2025》发展纲要,全面揭开实施“泉州制造2025”及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质量品牌、发展服务型制造大幕。今天,我们要为大家解读《泉州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一起来看详细报道。
   近年来,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用工荒”已经成为困扰不少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一大难题。泉州的不少企业普遍认识到以往的优势已无法支撑自身的发展,转而寻求技术红利,走上智能制造之路。
    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长李世其:(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就是智能制造,那么智能制造这一块,我们在我们国家后面要,大力推进的生产方式,怎么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的生产模式,大力发展工业物联网,同时加快培育我们新的业务生态。
    日前审定通过的《泉州市发展智能制造专项行动计划》指出,要建设数字化智能制造柔性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提升产品创意与创新设计和制造信息化管理能力,到2025年,泉州将基本建成国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和国内同行业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基地。自动化、数字化制造推广应用到泉州80%的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全面建成具有行业示范作用的数字化制造基地;建设一批定制化智能制造柔性生产企业;形成数个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根据“泉州制造2025”确定的智能制造目标,到2025年,泉州将基本建成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基地,形成数个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近年来,泉州也在为实现这一目标做着努力,去年十一月,泉州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正式拉开帷幕,一起来回顾一下。
    2014年11月19日,市政府和华中科技大学签订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建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打造国家级科技支撑与服务平台。根据框架协议,华中科技大学泉州智能制造研究院将面向泉州市经济发展和“泉州制造2025”机械产品升级创新工程的需求,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和模式,聚集和培养高水平的智能制造技术开发和应用专业人才,打造具有强大的制造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提升泉州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泉州产业转型升级。研究院自主立项研究的成果的所有权及所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等均属于研究院,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优先在泉州进行转化。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迅速,我国可能在未来10年提前进入智能制造时代,基本实现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和结构性调整。泉州如何分得一杯羹?不少泉企选择顺势而为,将重心放在智能制造上。
    经过拣梗的茶叶,将进入下一个流水线打包,而后进入市场销售。在八马茶业生产车间里,这条自动化生产线全程模拟手工制作,是泉州市数控一代工程的应用。企业车间主任苏建财介绍说,这条生产线研发出来以后,劳动力成本大大下降,本来需要两百多人的车间,现在只要四十个人,而产能却提高了三倍多。
    福建八马茶业有限公司车间主任苏建财:我们建这条生产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然后提高清洁化生产。
    随后,记者来到位于洛江区的这家精密机械企业。生产车间里,少了许多一线工人,取而代之的是机器人焊接生产线。
    福建省鲤东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特别助理张帆:在质量稳定性方面,因为机械手的定位比我们人工的定位精准,所以我们的一次合格率也有了提升。第三个在一个劳动强度方面,机械手可以连续24小时生产作业。
    华侨大学厦门工程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钟慎:随着中国劳动力优势逐渐丧失,未来会出现很多替代人工的装置出来,目前能大大降低劳动成本和劳动强度。
    李钟慎,一直专注于研究智能制造领域。他认为,传统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变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据工信部调查显示,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生产线上数控装备比重近五年年均增长四个百分点,目前已达30%。
    在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大环境下,向智能制造借力已成为不少企业的共识。为了推进智能制造,政府也相继下发了一系列政策大礼包。
    2014年9月,福建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泉州加快推进“数控一代”促进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明确自2014年至2016年,从资金扶持、创新平台、研发投入、技术改造、市场开拓、龙头企业、金融支持、人才环境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力争推动泉州装备数控化率达70%以上,重点应用领域生产效率提高20%以上。泉州市结合泉州产业发展实际,又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出台《泉州市“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今年泉州市政府的“一号文件”中,对采购工业机器人整机或成套设备和生产线局部智能化改造,符合认定标准的单个企业给予100万元以内补助。这些支持政策对企业来说犹如“甘霖”。
    凹凸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管理部协理傅炳雄:在我们人才引进方面,政府会组织一些人才交流会,另外的话,在资金方面,在我们立项的资金扶持方面,包括我们购买新的设备方面,政府有补贴项目资金。
    微柏工业机器人(泉州)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吴雪华:政府在这一块的政策倾斜和扶持还是有的,给我们所有的终端用户商50%的(购买补贴)政策扶持。
    今后,泉州市将着力引进境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数控技术服务机构前来落地服务。对中科院等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在泉州市设立研发中心或分中心,除省级给予每所安排500万元的补助资金外,市县两级共给予不低于250万元配套补助。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10476.53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