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装备制造业 如何“走出去” ——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

日期:2015-10-09  来源: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作者:吴乃飞  点击:
   
    图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中),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席全国机械工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业合作推进大会。
  
   “我国机械工业如何主动与国际市场对接,推进优势产能、富余产能转移与合作,开拓更加广阔的国际新市场,为经济中高速增长增力减负,这是最现实的挑战。”这是最近在河南安阳召开的全国机械工业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推进大会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王瑞祥会长接受记者专访时所强调的。
    王瑞祥会长指出,要主动与产业技术发展水平对接,有效配置全球资源要素,通过自主创新、加强技术交流合作、收购引进等途径,大力推进产业链向高端水平迈进,以竞争新优势与跨国公司同台角逐,这是产业走向国际化的必然选择。要主动与国际产业变革对接,把握定位、明确方向和重点,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对外投资、产能合作以及商品输出,包括装备、技术、标准、品牌在内的产业输出,实现更高层次、更高形态、更可持续的国际化发展,这是我国机械工业要长期应对的挑战和奋斗的目标。
    王瑞祥说,从企业角度讲,主要是发挥主体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重点,积极运用两种资源,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以自主创新赶超世界先进,实现从单一产品到成套设备和配套工程服务出口;采取投资建厂、兼并重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实施优势产能转移,拓展海外发展空间;坚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以实现高端和品牌为根本,瞄准技术先进、品质优良的互补性企业,开展重点领域合资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坚持以我为主、以互利共赢为原则,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效规避风险,积极稳妥开展国际合作,并通过法律、文化融合等途径,形成从“走出去”到“融进去”,实现共赢的全面合作。
    王瑞祥还说,要根据机械行业特点,本着对方有需求、企业有优势的原则,首选面向与我产业和装备契合度高、有合作条件和基础且合作愿望强烈的发展中国家。近期要把非洲和亚洲周边相关国家作为重点方向,其中可将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分别作为产业走向中亚、东南亚和东非的优先承接地。要结合“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与沿线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和规划相衔接,逐步带动产能合作全面铺开。要注意与具有高端制造优势的发达国家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目前,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对外开放为现实要求,因此,也要高度重视开发发达国家市场,持续不断地寻找更多的突破口。另外,要兼顾对我国实施贸易壁垒的国家和地区,有的放矢地把“走出去”和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布局落实到位。
    王瑞祥会长最后指出,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实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银行数据统计,我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另据联合国相关组织资料显示,我国工业竞争力指数在136个国家中排名第七位,装备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因此,推进机械工业“走出去”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行业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的地位作用。电工电器、工程机械、汽车、石油装备、机床工具、通用机械、农业机械、零部件产业等重点领域,包括高端装备、先进技术、优势产能向境外输出,都将成为机械工业走出国门的主力军。行业重点领域的排头兵企业,要通过全球资源利用、业务流程再造、产业链整合、资本市场运作等方式,着力强化核心竞争力。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25819.03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