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三明:一年崛起两个百亿产业

日期:2010-01-11  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

细雨连绵,三明今冬似乎比往年更冷。与低温天气形成对比的,是三明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热度,2009年在原有的冶金、林产加工两大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的基础上,三明又崛起纺织和机械两大百亿产业。

  走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装配车间,数十台电焊器喷射出耀眼的火花,工人们正在加班加点地生产智能压路机。这款压路机在设定了路面的基础情况和压实目标后,能自动调整振动模式、振动频率和振幅,技术含量相当于国外品牌机器,价格却只有其一半。

  厦工三重通过创新,把保增长的“关键期”转化为促转变的“蓄势期”,主导产品销售逆势增长超三成。这是三明市在危机面前,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互动并进的一个缩影。

  政企合力“爬坡越坎”

  一个月前,华伟纺织有限公司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省纺织染整产业技术专家组。专家们仔细察看企业节能生产、设备运转操作等情况后,帮助分析企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华伟公司董事长林德钦高兴地说:“这些指导和诊断,让我们知道企业的内在潜力在哪,找到将来提升的方向,多年的疑惑一扫而空!”

  这些专家是三明市专门请来为企业“把脉”的。纺织业是三明的传统产业,在这次危机中成本增加,出口受阻,受冲击较大。专家们先后对全市9家有代表性的纺织企业进行技术提升诊断辅导。

  一场国际金融危机,让三明更加认识到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没有出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帮助纺织行业在危机中“爬坡越坎”,三明市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在市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三明纺织检测中心,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性技术,改变单个企业设备投入大,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加快建立新型专业园,在市区、永安、沙县、尤溪、大田等地,规划建立纺织、印染、后加工等纺织专业园;加强第三方物流建设,鼓励企业将物流业务和仓储、运输等物流资产从主业中分离出来,实现零库存,降低运营成本;迅速建立预警机制,与国内、省内纺织科技部门,各级纺织协会、学会以及纺织各专业情报机构紧密联系,及时为企业提供产业研发方向和市场预警。

  政府的适时出手,让民间经济的发展欲望与政府意识统一到良性循环的轨道。以尤溪为例,全县大小纺织企业200多家,没有一家在危机面前倒下,还拿回了“中国革基布名城”的金字招牌。2009年,三明市纺织业总产值达106亿元。

  创新成机械产业新引擎

  这几天,三明双轮化机公司的技术人员格外忙碌。公司研究所副所长王县贵说:“我们正在设计一个‘大家伙’。”

  这个“大家伙”是“巨型工程胎液压轮胎硫化机”,足有4层楼高。目前已完成整体方案设计,进入部件图设计阶段,今年下半年交由用户试运行。

  公司副总经理许清华介绍,仅2009年,像“巨型工程胎液压轮胎硫化机”这样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技术项目,双轮化机公司就确立了14项。如今,双轮化机公司拥有23项专利技术,在技术创新方面创造了20多项中国第一,企业逐步发展成为我国橡胶机械工业的中坚力量。

  双轮化机公司和厦工三重公司等众多快速发展的机械制造企业,都是三明市“退城入园”的结果。

  “‘退二进三’、‘退城入园’不是企业简单的挪窝和异地克隆,而是结合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促使企业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运行机制。”市机械协会秘书长李而楷说。

  为发挥园区聚集产业的优势,为企业贴身服务,三明市把先进制造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从市区迁到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金沙园,先后与福建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省工业设计中心、上海挚达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创意产业服务平台等8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上百家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近千万元。

  据介绍,2009年三明市已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9项,立项数比上年增长450%;全市减免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1856.1万元;23个项目获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立项扶持,同比增长43.8%。受益于技术创新的强劲动力,三明市去年机械产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大关,达107亿元。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5860.65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