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李毅中在《光明日报》撰文: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加快”上下功夫

日期:2010-05-26  来源:光明日报    点击:
    抓住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切入点。从行业、企业和区域三个层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融合。实施钢铁、石化、有色、消费品等传统产业“两化融合”和提升专项工作。

  发展“物联网”,促进“三网融合”,制定实施鼓励物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催生新兴产业。加快推进试点,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研发应用。统筹推进社会信息化。推动重要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

  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一项战略任务。要强化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加强军民用工业在规划、政策等方面的统筹衔接。加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调整优化能力布局,提升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保障水平。推进市场化运作,鼓励符合要求的民口企业进入军工行业,支持鼓励军民用技术双向转移,促进军工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结合。

  此外,还要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历史经验表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发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走出危机、实现新一轮经济繁荣的根本途径。

  科技创新催生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质是新兴技术,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新兴产业。每一项新技术都会催生一个新的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超前部署,整合资源,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集中力量突破若干新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结合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突破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重大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关键及共性基础技术,掌握一批知识产权,形成一批创新成果,引领现有产业转型升级。

  发展新兴产业要注重与传统产业的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密切结合,加大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工业力度,在传统工业的转型升级中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这样新兴产业才有基础,也才能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设备制造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和物质基础。积极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发展大型先进运输设备、重大节能环保与资源开发设备、新兴及国防产业专用支撑设备、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大成套设备、智能制造及基础制造装备等。

  积极促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尤其要发展软件服务、现代物流、电子商务、工业设计以至工业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其知识技术密集、附加值高、成长性好、支撑作用大、带动性强的特点,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和发展方式转变。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市场,拉动消费,营造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新兴产业快速成长。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68229.093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