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要在“加快”上下功夫
李毅中
我国工业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同时世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对我国工业发展构成新的制约和挑战。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际是对发展方式的冲击。一是过度依赖国外市场不可持续。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达60%,2009年为46%。高度的外贸依存度,蕴含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外需急剧下滑,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必然失衡。二是外延型、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目前,我国已成为制造业大国。2008年,我国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工业产品有210种,工业品出口占全球贸易比重达12.7%。但我国工业总体仍处于中低端,大而不强,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投入推动增长,资源环境难以支撑。
工业消耗能源占全国的71.3%,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占全国的86%和38%。2009年,全年进口铁矿石占世界铁矿石贸易量的70%左右,石油进口也超过了一半。如果不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将无法有效应对国际挑战,也无法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拖得越久,代价越大,回旋空间越小,道路越艰难。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技术进步和创新步伐,全球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进入到密集创新和产业变革时代。发达国家加快调整科技和产业发展战略,把绿色经济、低碳技术、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及产业化作为突破口。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下功夫、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