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海西数控机床现况与发展趋势

日期:2010-03-01  来源: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点击:

2010年初,福建省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在台北共同主办机械(数控机床)产业交流研讨会。以下文章为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陈文钊在此次研讨会上所做的专题报告:

o      一、大陆机床工具行业基本情况 

o      二、福建省数控机床行业基本情况

o      三、福建省数控机床行业主要差距

o      四、数控机床的产业政策及振兴规划

o      五、对台合作构想 


一、大陆机床工具行业基本情况

o      1、大陆机床工具行业产业状态

       中国大陆主要数控机床生产厂共有100多家,其中能批量生产数控机床的企业42家,数控系统(包括主轴和进给驱动单元)生产企业共75家;但具有一定批量生产的企业只有8家。生产数控机床配套产品的企业共计300余家,包括下列八大类产品:机床辅助装置;机床通用配套件;机床液压气动;机床化工产品;机床电器;机床附件;机床工具系统;磨料、磨具。

       大陆通过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科技攻关、开发自主版权数控系统,已为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数控机床新开发1300个品种,新开发的国产数控机床产品大部分达到了八十年代的中期水平,部分达到国际九十年代水平。  

       数控系统的开发与生产也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新开发出80个品种。现已开发出具有中国版权的CNC系统,为中国数控系统的自行开发、生产奠定了基础。大部分数控机床配套产品已能生产,自我配套率超过60% 
    
数控机床可靠性指标, “八五”末期中国数控机床的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只有200小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现在已达到400小时(国外500小时),增长幅度达100%;加工中心主轴转速由每分钟400转增加到每分钟10000转。坐标进给速度由“八五”末期的15/分钟提高到40/分钟,达到当时的国际水平;加工中心换刀速度由“八五”末期58秒达到1.53秒。2009年上述指标已基本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大陆机床工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从2001-2008年,我国金属切削机床产量从19.2万台增至61.7万台,增加了3.2倍;数控机床产量从1.7万台增至12.2万台,增加了6.9倍;加工中心产量从447台增至8000余台,增加了18倍。

       根据国家统计局信息,大陆20091~10月生产金切机床50.76万台。

o      2、金融危机,促进机床行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

       2008年,我国大陆GDP增长9%,比2007年低4.1个百分点。2008年大陆机床工具行业产销和利润延续了八年的增长势头,继续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是内销和出口均出现先扬后抑的局面,上半年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下半年增速明显减缓,第四季度下滑尤为明显。全年,金属加工机床进口75.9亿美元,出口21.1亿美元,消费194.4亿美元,国内市场占有率继续提高,达到61.0%。我国连续第七年成为世界机床第一大消费国、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三大生产国;机床出口又上新台阶,世界排名比2007年提前两名,为第六位。

       2009全球金融危机继续向大陆制造业快速蔓延,机床工具行业上半年增速始终在一位数徘徊,全行业利润大幅下滑,进出口呈现双降;从上半年各月主要统计资料走势判断,3月后各项指标趋稳,主要由于市场需求结构趋向高端发展势。目前的机床行业处于良好的上升阶段,企业市场信心增强。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6.8%,同比增加0.8个百分点。根据前9个月的统计资料,机床工具行业产销率达到了97.2%,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大陆机床工具行业工业总产值增速稳步提升,第三季度月度增速已升至两位数。预计2009年机床工具全行业增速将会达到10%左右,金切机床行业持平或略有增长。 

    金融危机对各类型机床需求影响参差不一,普通、低档数控机床需求大幅度萎缩,大重型和高档数控机床保持稳定需求。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大陆19月机床工具行业企业合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726.2亿元,同比增长9.1%9月单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2%。根据协会统计,200919月,金属加工机床产值数控化率为53.6%,同比增长6.0个百分点。金切机床产量和数控机床产量分别比同期降低30.6%13.8%,平均单价却分别比去年同期提升了34%21%。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至今年9月份,机床平均单价增速在加快,特别是今年上半年,比一年前平均增加了十几个百分点。 

    而进口机床结构也在不断向高端和大型变化,从进口机床单价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今年19月份,进口机床平均单价为8.9万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11%

       世界金融危机, 加快了大陆机床工具行业产业转型和自主创新能力的进步。

二、福建省数控机床行业基本情况

    福建省机床行业起步较早,最早的福州机床厂成立于1955年,以后发展到几十家,但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发展较慢。2000年前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省原有的国有机床企业都改制为民营或国有控股企业,特别是受国家经济发展的拉动,对机床的需求逐年上升,机床行业的发展有所加快,民营企业应运而生,台资企业也开始向福建转移。

       福建省经济体制改革,催生了几十家的机床企业和数控机床企业,主要分布在莆田、泉州、漳州、三明、厦门、福州。数控机床企业有6家是台资企业、一家港资企业。2008年全行业(不包括刀具企业)生产总值23亿元左右。

    福建省数控机床主要产品有高效精密重型轧辊磨床、立式加工中心、大型龙门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鼓轮式多任务位数控车铣复合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数控重型卧式车床、数控复合平面磨床、车铣复合机、高刚度五面体龙门加工中心、数控立式车床,以及数控雕铣机床、数控剪板机、数控折弯机、数控立式钻床、数控旋压机床、数控活塞环成形机床、数控木工机床、数控石材切割机床、数控石材磨机等。

       福建省数控机床行业的主要特点:

       1.数控机床企业首先出现在工业经济较发达地区。上世纪80年代,莆田市制鞋业是当时全国不多见的鞋类产品生产基地,生产很多世界名牌产品。莆田市的电子产品也曾风糜全国,产量大,质量好,款式新颖;后来莆田市的摩托车制动件也成为国内的优势产业。泉州市服装、纺织、石材、工程机械配件生产企业规模大、效益好,都是泉州市骨干企业,这些龙头企业发展都对数控机床提出要求,推动了数控机床企业的诞生,数控机床行业的发展又助推了产业发展;

       2.民营数控机床企业的产品发展都经历从普通机床到数控机床、从简单适用机床向高效高精度机床过渡阶段;

       3.民营数控机床企业规模都比较小,一般不超过200人;

       4.数控机床企业主要技术骨干来自原国有企业或改制后的民营机床企业,都受过正规学校的教育和国有企业的培训。

三、福建省数控机床主要差距 

       2000年以后,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民营机床企业茁壮成长,发展迅速,成为福建省机床行业的主力军。但由于成长时间短,与全国先进地区比存在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

       福建省数控机床产品包括立式加工中心、数控龙门镗铣床、龙门五面体加工中心、重型数控轧辊磨床,大型数控立式车床、大型数控龙门磨床等国家和地区亟需的重大关键制造装备,但福建省机床行业的总体水平层次较低、产业规模小,还不能为地方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力更是亟待提高,特别是数控机床的技术和产业化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考验,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福建省机床总体规模小、总量小。

2008年全国金切机床产值1000亿元,而福建省2008年金切机床产值仅10亿元,仅占全国金切机床的百分之一。

       2、数控机床高端核心技术缺乏。

      福建省机床企业开发的数控机床产品,基本上属于测绘和仿制,其技术主要来源于改制前的大型国有机床企业、或台湾企业,这些技术和产品引进后,虽然相当部分产品已经改型、改进,但所用的设计方法和能力仅限于经验或静态设计。总体设计水平仍然没有超过原有企业的最高水平。数控机床轻量化设计、动态设计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比差距较大。从行业总体看,基础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还很薄弱,基础开发理论研究、基础工艺研究和应用软件开发还不能适应数控技术快速发展的要求。全行业科技人才缺乏,缺乏高级技术人员,科技投入和科研设施尚不适应等。

       3、数控系统、功能部件生产配套能力低、水平落后。

       数控机床的发展需要高水平、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功能部件支持,目前福建省差距很大。据了解,大多数中高档数控机床主要配套的还是发那科和西门子等国外数控系统,刀库机械手、数控刀架、滚珠丝杠和导轨、电主轴等主要还是日本、德国或台湾的产品,用户选购国产机床时普遍提出选用境外功能部件的要求。功能部件发展的滞后性,制约国产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发展,数控机床刀具70-80%为国外产品。

       这种局面一是造成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对订货客户响应慢;二是所需的功能部件厂商的服务较为困难;三是诸如数控系统、主轴部件、滚珠丝杠、直线滚动导轨、工作台、刀架和刀库等占整机的利润空间比重大,企业经营效益相当部分被外国公司所占有,当供货出现困难时尤为严重。

       4、工艺协作、配套生产的产业链不够完善。

       福建省铸造能力最大单件20吨,一些基础结构大件靠外省协作制造加工,而且来自北方内地省份,生产周期长,运输不便。防护罩的市场也靠外省,有的企业数控机床产品的防护罩虽然自己生产,多为手工配制生产,外观质量和喷涂技术与国外产品有很大的差距。

      5、自主品牌有待突破

       福建机床行业自主品牌的数控机床产品,市场上的品牌认可度低,少有省名牌产品和国家驰名商标产品。

      6、机床企业自身装备的数控化率,全国平均14.5%,而福建省平均不到6%,同时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效率低,企业的竞争力弱。

四、数控机床的产业政策及振兴规划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规定了“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要“重点开发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制造、发电设备制造等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逐步提高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成套装备的自主开发能力,满足国内主要行业对制造装备的基本需求”。专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形成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主要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总体技术水准进入国际先进行列,部分产品国际领先;建立起完整的功能部件研发和配套能力;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研究开发队伍;航空航天、船舶、汽车、发电设备制造所需要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80%立足国内。

o      1.振兴规划目标

        2008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尤其是第三季度以来,对行业冲击凸显,表现出增速明显回落、中低档产品市场急剧萎缩、进口持续增长、效益增幅锐减、流动资金不足等特点。为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冲击,中央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2009年初,国家发布并实施《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为我国机床工具工业的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为贯彻落实振兴规划,机床工具行业提出了三年振兴目标,这就是:2009年~2011年机床工具全行业销售产值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

提高到70%以上,其中数控机床占有率提高到40%以上。

       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形成数控机床的产业化制造体系,产业布局进一步合理化。形成35家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数控机床制造集团和一批“精、特、专”小巨人企业。

       以提高国产数控机床的配套率为目标,加快中高档数控机床配套的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开发和产业化,力争中档以上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自配率从目前不到20%,提高到40%以上。

o      2.实施振兴规划的措施

       要达到以上目标,行业今后三年的重点工作主要放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业化水平,加快机床产业升级上。

       1 实施国家科技专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的实施要贯彻需求为导向、主机为牵引,企业为主体,发挥产学研用的优势。实施项目要与拉动内需国家重大投资项目所需的高档数控机床有机衔接,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安排的装备制造业三年振兴规划有关发展数控机床措施紧密结合,提高时效性,适应国家发展急需。

          优先研发中高档数控系统、直线电机和力矩电主

轴)、滚珠丝杠副和滚动直线导轨副、数控刀架、数控回转工作台、刀库和机械手、高速防护装置等关键功能部件开发和产业化,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2)抓好技术改造,提高中高档数控机床产业化水平。目前,机床全行业装备的平均数控化率不足15%。要着力推动行业骨干企业高档数控产品产业化改造,迅速形成行业新一代高档数控产品的批量生产和成套服务能力,提高企业装备数控化和信息化水平,着力提高高档数控机床及高性能功能部件的生产能力,实现用数控机床制造数控机床,用高档数控机床制造高档数控机床。支持在精密机床、智慧机械手及数控技术成立产学研用联盟体,推进产业化进程,突破一批装备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高新技术。

o      3.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任务

       福建省数控机床处于初级阶段,全国数控机床在产品设计水平、质量、精度、性能等方面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落后了5-10年;在高、精、尖技术方面的差距则达到了10-15年。福建省与国外先进水平比差距就更大,要发展数控机床不能沿袭国内先进地区发展数控机床的模式,要走出自已的道路。

       1)转变发展方式,研制我省优势产业急需的数控机床装备。

       促进机床产业组织结构调整,进一步推动机床企业组织结构优化。我省机床企业都属中小企业,要积极引导机床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按照产业链分工和“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原则,

推进机床企业联合重组和区域性产业集聚,构建和发展具有上下游产业关联特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机床产业集群。

           发展有福建特色和产业优势的数控机床,福建省装载机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近40%,装载机的桥、箱、臂、销轴、套、钣金件需要量大,而且换型快,对专用的数控机床需求量大而且迫切;福建省南安水暖器材规模、产量、品种都居全国前列;福建省东亚活塞环,福州、闽东内燃机发电机组,福建省船舶、汽车等行业都是福建省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技术改造,产业创新都需要高档数控机床支撑。

       2)研制替代进口机床

       2007--2008年,福建省从台湾进口机床总额为9590万美元,出口总额75.7万美元,外商投资企业购买机床总额7000万美元,其中数控机床1422万美元。

       2007--2008年,从台湾进口数控机床品种有:数控冲压机床、数控卧式车床、数控弯曲折迭和矫平机床、数控磨床、数控钻床、数控镗床、数控镗铣床、数控切齿机床、齿轮磨床、数控外圆磨床、数控内圆磨床、龙门数控铣床、数控电加工机床、数控平面磨床、数控剪床等。从台湾进口的功能部件有:直驱电机转台、自动换刀装置、电主轴组件、机械主轴组件、伺服电机、数控系统、机内刀具检测装置、朵内工件检测装置、导轨防护罩、滚珠丝杆、主轴轴承、线轨、平旋盘、双回转摆动铣头、分度头及其余机床附件等。
   
    2008年国家进口1亿美元以上的机床有21种。国内用户需求较多、国家鼓励进口的高档机床有13种:

     (1)镗铣加工中心(含立式、卧式、立卧式):定位精度高于0.01mm,重复定位精度高于0.005mm,工作台大于1250mm5轴联动;

       (2)柔性加工单元:5轴联动;

       (3)车削中心:重复定位精度高于0.004mm;

       (4)数控平面磨床(含成形、龙门、导轨、双端面等):定位精度高于0.006mm(全程),重复定位精度高于0.003mm(全程);

       (5)数控磨床(含内圆、外圆、端面外圆、万能、无心、轴承、刃磨、专用等):定位精度高于0.006mm,重复定位精度高于0.003mm;

     (6)龙门数控铣床:工作台宽度≥5000mm,重复定位精度高于0.006mm/200mm;3轴联动;

     (7)金属珩磨机床;

       (8)单柱、双柱、四柱万能液压机:公称压力:4000T;

       (9)金刚石液压机:公称压力:9000T;

       (10)数控切割机:板厚:40mm;

       (11)精密运动控制相关的工艺和专用装备;

       (12)高速、高精密机械手;

     (13)三坐标测量机:X×Y×Z3000×3000×2000mm,单轴精度(1 L/400)mm等。

       研制替代进口数控机床既有现实性,又有紧迫性,是两岸机床行业的商机。

       3)组建产学研用联盟,参与国家数控机床重大创新专项的研究。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及省有关部门每年都下达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攻关项目,福建省数控机床企业要积极应对,争取立项。

五、对台合作构想

    开展对台合作是国家和福建省政府的重要决策,数控机床产业对台合作是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内容。2009年福建省政府发布的《福建省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实施期为20092011年),把发展高速、精密、复合数控机床和配套关键零部件,作为我省装备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推动自主创新是主要任务之一。把加快推进闽台合作,推进闽台机械装备产业深度对接,培育发展闽台机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发挥台湾机械装备的技术及市场优势,重点推进台湾数控机床等产业转移和对接作为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的重要措施。

       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福建省鼓励台商投资的产业指导目录〉的通知》(闽发改工业〔2009954号文),具体指明鼓励台商到福建投资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零部件制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数控坐标镗铣加工中心、数控坐标磨床、五轴联动数控系统及伺服装置、精密数控加工用高速超硬刀具、滚珠丝杆副和滚动直线导轨、力矩电机、数控回转工作台。

       台湾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大陆具有较大的市场容量,台湾出口到大陆的机械约占台湾机械总量的38.7%,即使在金融危机的2008,也占据了27.3%的份额。台湾数控机床的中高档产品,特别适合于当前大陆产业转型对装备的需求,去年出口大陆约占30%。福建的绝大部分数控机床企业的关键部件(如滚珠丝杆、伺服电机、刀库等)都是从台湾进口。同时福建具有较强的铸锻生产能力和规模,可为机械产品提供质大中型铸件,

      2010年可形成单件最大吨位40吨的能力,福建可成为台湾数控机床进入大陆或转口国际市场的最佳跳板。

      福建省数控机床产业与台湾工具机产业合作初步构构想:

       1、在福建划出一块园区。由台湾有关同业公会或龙头企业统筹规划,专门用于承接台湾工具机及配套零部件产业,形成台商工具机及零配件产业聚落,福建可以在市场和铸造件等其它方面予以支持,福建省福清等地均对建立这样的产业集群有浓厚的兴趣,地方可以通过出台区域政策予以支持;

    2、充分利用台湾自由贸易港区及福建海关监管区的政策,提升两岸数控机床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利用海西先行先试的政策,争取在ECFA框架协议中的互免关税过渡期内,对在海西数控机床专区中的企业从台湾进口的数控机床零部件实行贸易优惠政策或利用福建小三通便利条件,对从小三通口岸进口的机床关键零部件,视同自用进口机器件的优惠政策办理。

    4、创造对台合作的产业条件。由于数控机床的产业链长,要推动两岸数控机床产业进一步发展,应该把两岸上下游产业资源同时考虑,完善和提高数控机床需要的铸锻、钣金、热处理、表面涂镀等基础工艺,以及检测检验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以实现两岸优势互补;

    5、建议台湾工具机和零组件同业公会尽早在福建建立台湾机床及关键零组件展示销售中心,福建方面将予配合;

    6、引导台资企业创建福建省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7、连手建立产业合作平台:建立技术转移中心,建立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建立工艺合作、劳务合作、营销合作体系;

    8、支持台资企业参与福建省级企业技术提升诊断辅导活动,引导台资企业开展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试点及应用示范活动;

    9、为台资、台商申报国家级、省级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重大装备专项研究开发提供帮助;支持台资机床企业参与福建省618项目成果交易会;

    10、为台湾数控机床制造专区提供研制福建优势产业急需的重大技术装备所需的数控机床(工程机械、汽车、船舶、水暖器材、内燃机、发电机组、工业机器人)项目建议;

    11、加快与台湾机床工具机行业合作步伐,建立合作联盟关系:

       推动福建省机床工具行业与台湾机床工具机行业整体合作,建立双方经常性的联系管道,开展各项交流活动和经贸商务活动;帮助双方企业深化合作内涵,相互在对方建成新型合资、并购、独资产业集群。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8177.328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