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坚持改革创新 实现科学发展———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十年发展纪实

日期:2009-07-0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杨国民  点击:

作为一家在国家行政性总公司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大型企业集团,中船重工高度重视以改革出活力、以改革促发展。多年来,中船重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加强集团功能建设入手,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集团总部和成员单位两个积极性,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成立于199971日、历经10年国际市场打拼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危中求机,开拓进取,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今年1—5月完成经济总量同比增长16.4%,增加值同比增长25.1%,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3%,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

  回想10年前,新组建的中船重工困难重重,有三多一重,即三线企业多、亏损企业多、富余人员多、历史包袱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经济效益很差,出现严重亏损。

  十年风雨兼程,十年奋发有为。到2008年底,中船重工总资产达到2221亿元,为成立时的7.3倍;所有者权益达到405.8亿元,为成立时的4.2倍;全年完成经济总量1145亿元,为成立时的8.2倍;营业收入1034亿元,为成立时的8.2倍;利润总额62.3亿元,成立时则为—2.67亿元。集团公司整体上由成立之初扭亏脱困求生存的困难阶段逐步进入到改革创新大发展的新阶段,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成为我国创建世界造船强国的主力军。

  中船重工成立之初,找准定位、明确目标,成为改革发展的首要任务。

  20031月,党的十六大闭幕后不久,中船重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谋划集团发展大计,提出了本世纪头20三步走、翻三番发展战略,即到2020年,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天帮忙,人争气,中船重工实现了比预期更快的发展,到2006年主要经济指标就实现了翻两番。

  20081月,中船重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站在新起点、抢占制高点、创出新水平,进一步将集团公司2020年前的发展目标调整为新三步走、翻四番:第一步,2010年前提前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三番;第二步,十二五进入世界500强;第三步,2020年前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在2000年基础上翻四番,把集团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最强最大、国际一流的船舶集团,为建设世界造船强国多做贡献。

  正确的战略、思路,对于有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领集团科学发展方向、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中船重工发展态势,有望在今年完成经济总量超过1300亿元、营业收入超过1200亿元,全面实现新三步走、翻四番第一步目标,为后两步的顺利实现和建设国际一流船舶集团奠定坚实基础。

  建大坞、造大船,是我国几代造船人的梦想。19998月,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历经17个月的艰苦谈判,一举夺得伊朗船东5艘超大型油船VLCC订单,并于20046月前全部交付,成为我国船舶工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截至目前,中船重工已累计承接VLCC52艘,4250箱集装箱船49艘,18万吨散货船54艘,海洋工程34座。批量建造有力促进了建造周期的缩短,中船重工建造的VLCC水下周期只有38天,4250箱集装箱船水下周期为30天,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中船重工已经能够设计建造38万吨在内各种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经营生产逐步实现国际化、大型化、批量化、系列化、专业化,年造船产量由成立之初不到100万吨提高到400多万吨,主流船型建造周期逐步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海洋工程形成批量建造能力,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上,九环地球这一极富创意的核心设备,就是由武昌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研制的,他们克服了种种难关,用铝合金材料制成九个圆环,通过吊绳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大型结构球体,直径达18米,各种零部件上万件,其完美的演绎留给世界人民美好的回忆。同时,中船重工还为奥运会提供了巨幅画轴、记忆塔等一批奉献众多精彩的重要产品。目前,从风帆蓄电池、塑料吸管等家常用品,到医疗器械、自动化物流等高新技术产品;从风电装备新领域到三峡工程、神舟系列飞船发射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船重工已在10多个行业30多个领域形成了一批处于领先地位的非船品牌产品,在支撑集团公司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不断发展,能力持续提升。20051122日,青岛海西湾这个国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造修船基地正式开工,标志着在我国船舶工业战略布局中新增一个大型造船中心,规划造船能力468万吨,目前已全面建成投产。近年来,中船重工抓住国防建设和国家实施船舶工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等机遇,统筹推进军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环渤海产业带、造修船基地、船用配套基地、科研及产业化新园区等,一批30万吨、15万吨级船台(坞)和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工艺设备全面投产,年造船能力超过800万吨,低速机能力超过300万马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001年以来,中船重工在完成对原第七研究院院部与集团总部管理职能整合、充实加强集团总部管理职能的同时,相继组建了集团财务公司、科技投资公司、国际贸易公司、民船中心等,逐步具备了大集团发展所需的投融资、产品研发、贸易合作、物资采购等功能。其中,财务公司2002年初成立时资本金只有5亿元,目前净资产达到30亿元,资产总额470亿元,有效发挥了内部银行作用;贸易公司2003年初成立以来,6年间作为联合卖方与船厂一起签订船舶订单4660万吨,合同金额230亿美元,为集团民船主业做强做大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129日,中船重工按照资源共享、做强做大的思路,将大连造船重工有限公司和大连新船重工有限公司整合重组,成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当年造船产量超过230万吨,位居全国第一,并成为国内船舶行业中首个产值和销售收入双超百亿元的企业。大连船舶重工已连续多年跻身全球造船企业四强,站在中国造船业的最前列,成为中国造船企业的突出代表。

  在大力开展资源整合的同时,机制创新的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目前,中船重工已全面实施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并推进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对各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经营业绩考核,推行年薪制;对促进全集团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效益提高做出优异成绩的成员单位法人代表和公司制企业总经理,实施特别奖励。对集团总部,不断强化其作为集团指挥中枢的作用,2003年至今已先后开展过三轮全员竞聘上岗,有效激发了总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加快科技创新 打造国际一流造船集团

杨国民

  200711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第一任期经营业绩考核总结表彰大会,中船重工荣获业绩优秀奖科技创新特别奖两项大奖,中船重工的突出业绩和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充分肯定。

  中船重工的突出特点,就在于拥有一个覆盖全集团、专业齐全、力量雄厚的科技创新体系,28个科研院所、7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一大批省部级企业技术中心、8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150多个大型实验室、4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等,成为中船重工科学发展的强大支撑。

  据中船重工有关负责人介绍,1999年承接建造我国首批30万吨超大型油船时,中船重工民船开发能力还比较弱,依靠与国外技术公司联合设计完成;而今,已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从购买设计、联合设计到自主设计的创新之路,能够自主设计开发除豪华游船等个别船型之外的绝大多数船舶和海洋工程产品。近年来,陆续设计开发了适应市场需求、符合国际新规范的30万吨超大型油船、11万吨成品油船、7万吨级油船、18万吨和17.4万吨环保型散货船、5668箱和4250箱大型集装箱船等,去年以来新开发的30万吨矿砂船、9.3万吨散货船、9000吨化学品船等实现了批量接单。在高技术船型设计开发方面,设计建造了海洋风车安装船、全电力推进火车轮渡、小水线面双体船、海洋科考船等,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等也都陆续开发成功。今年15日,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第六代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交付美国用户,最大作业水深3050米,最大钻井深度超过10000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建造国际先进水平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的能力。

  在发展总装造船的同时,中船重工持续提升船舶配套设备研制能力。中船重工坚持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在许多大型关键配套设备研制方面实现突破,相继建造了国内第一台5缸、758T智能柴油机、7S808K90大功率低速柴油机,16/2421/31等新型中速机,研究开发了为VLCC等大型船舶配套的大型螺旋桨等。2007619日,武汉重型铸锻有限公司攻克一系列难关,交付了首根缸径60cm低速柴油机曲轴,这是我国第一根完全国产化的低速机曲轴,从炼钢、锻造、热处理、红套组装到整体精加工均自主完成,对于有效缓解船等机、机等轴问题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中船重工承担的中国品牌中速柴油机研制已完成概念设计,进入详细设计阶段,预计明年进入生产采购阶段。

  瞄准清洁能源发展方向,中船重工组建成立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立足集团公司强大的科技研发和总装集成优势,开发风电装备。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兆瓦和850千瓦风电机组均已实现并网发电成功运行,累计发电超过500万千瓦时,实现批量接单制造。发挥科技优势,开发非船舶新产品,加快科技产业化,形成市场竞争新优势,已经成为推动中船重工持续发展的强大力量。

  中船重工提供的数据显示,集团公司成立10年来,已拥有1499项国内外授权专利,累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34项,国防科学技术奖593项,以及一大批国家级科技成果,在支撑集团公司持续发展的同时,为我国海军装备建设和船舶工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履行社会责任 实现科学发展

中船重工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

杨国民

  本报讯 626日,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发布首份社会责任报告。报告提出,2008—2012年,集团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要求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船重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状况得到社会、利益相关方和员工的认同。2012—2020年,建立起系统较为完善的中船重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有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员工具有强烈的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各成员单位能够自觉自愿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船重工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广度、深度得到扩展和深化,履行社会责任状况得到利益相关方和员工的充分肯定,使社会环境、市场环境、舆论环境、生态环境更有利于中船重工的发展。

  中船重工高度重视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成立了以李长印总经理为组长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大力推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2007年,中船重工制定发布了集团公司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意见,从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工作的意义、内涵和建设目标、工作内容、组织与实施措施等方面,对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出全面部署。

  此次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提出,集团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包括:完成军品任务,服务国防建设;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资产保值增值;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经营;提高产品质量,保障产品安全;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节能降耗;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支持公益活动,积极回馈社会。

  长期以来,中船重工始终把促进单位发展和广大员工全面发展两个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中船重工的持续发展,一批高素质的员工随之成长壮大。通过承担国家重点工程任务的锤炼和闯荡国际市场的打拼,在实践中培养、选拔了一大批领军型经营管理人才、具有国际水平的技术拔尖人才和有绝活的高技能人才。目前,中船重工共有工程院院士9人,突出贡献专家68名,百千万人才工程“511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169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者211名,中华技能大奖2名,全国技术能手13名,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31名。

  在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中船重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2003年北京非典期间,中船重工向北京市教委捐赠110万元,用于空中课堂教学,维护教育系统正常工作和学习秩序。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船重工第一时间快速反应,积极投入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全集团捐款及捐赠物资超过6400万元,并紧急向灾区提供了公路桥、蓄电池、帐篷钢架、气象雷达等多种急需装备。2008年,中船重工被评为中央国家机关定点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80576.3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