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福宁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简称福宁重工)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07%,利润总额增长562%,手持订单23艘——这家船企凭借管理体系全面升级,在电动船舶新赛道上全速前进。作为福建船政重工旗下重要的造船基地,福宁重工通过一系列管理创新举措,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管理革新,构建高效生产体系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福宁重工2025年在管理体系上做出深度变革。
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建立了“双会联动”机制,通过每周定期的生产前准备会和生产调度会,形成“事前规划—过程管控—动态调整”的闭环管理体系。
“我们将生产计划细化到双周,通过精准的节点控制,确保每道工序节拍化运转。”公司生产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进主建船型对标对表工作,紧抓船坞船台、码头周期等关键点,稳步推进工艺工法和工装优化,全方位提升生产效率。
安全管理方面,福宁重工夯实责任体系,签订安健环目标管理责任书19份,与劳务公司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27份。
今年以来,公司累计开展各类安全培训301场次,培训3689人次,排查隐患1997项,全部完成整改闭环。引入5S管理专项工作后,生产现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精细管控,提升企业运营质量
内部管理优化是福宁重工改革的又一重点。公司重组了组织架构,进一步理顺职能、提高效率,推动经营管理模式与战略目标相匹配。
今年以来,公司共新定制度21项,修订制度9项,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成本管控方面,福宁重工坚持流程规范化。对于福建船政重工接单的船舶项目,严格执行企业管理部下发的成本切块标准。
“相关采购工作由集采中心统一负责,有效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成本风险。”营销采购部负责人表示,对于福宁重工自有接单的电动船项目,严格把关合同审批,如有超切块情况,需按流程逐一审批,确保成本可控。
党建引领,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福宁重工党支部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公司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通过完成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今年以来,公司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经营班子会议70余场,确保了公司日常办公业务正常有序开展。党建引领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凝聚了全体员工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
业绩斐然,手持订单饱满多元
公司管理革新带来的成效直接体现在经营业绩上。
2025年1-9月,福宁重工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207%;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4.33%;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62.14%。预计2026年各项指标将继续跃升。
今年已交付船舶7艘,包括1艘49米纯电动沿海旅游观光船“屿见77”、1艘海洋环境监测公务船及5艘12米铝合金电动公务船。另外,待交付船舶5艘,分别为8100DWT杂货船2艘、12000吨自航驳船2艘及闽投霞浦1号80米半潜波浪能养殖平台1艘。其中,8100DWT杂货船及12000吨自航驳船属于出口船型,标志着福宁重工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突破。
截至目前,公司手持订单23艘,产品结构多元,涵盖12000吨自航驳船12艘、8100DWT杂货船2艘、海工船3艘、电动船5艘以及闽投霞浦1号80米半潜波浪能养殖平台1艘。
前瞻布局,瞄准绿色智能方向
面对“十五五”新发展阶段,福宁重工已明确发展路径。公司积极贯彻落实福建省“海洋强省”“电动福建”战略部署,按照福建船政重工转型升级要求,聚焦电动船舶赛道,兼顾传统船舶升级与国际市场开拓。
“我们将积极承接高附加值海工船订单及电动船舶订单,在海工船、电动船等产品领域打响品牌。”公司管理层表示,力争到2030年末,加速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步伐,实现主力船型建造周期大幅度缩短,生产提质增效。
在设计研发方面,福宁重工依托福船研究院,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为产品升级和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当前,福宁重工码头上停靠着多艘新下水的船舶,加速舾装、系泊、装修、试航、扫尾,等待即将开启的蓝色新航程。


